8月6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招商推介会在上海市举行,本次推介会以“新载体、新思路、新机遇”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广陆港区新欧班列、集结班列等项目,吸引国内外配套产业集聚、供应链延伸,加速优势产业发展。

这也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自建设以来首次走出新疆推介招商。

共有一百余家行业协会、中欧班列国际铁路供应商、中欧班列平台公司及物流公司等参会,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多家境内外专业物流行业组织、知名物流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并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

会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马春雷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从优势及未来发展方面对乌鲁木齐国际陆港进行了全面介绍。

发挥区位优势

实现国际陆港区发展第一步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发展好比是建房子,只有地基打牢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马春雷如是说。

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位于新疆第一个获准批复建设的国家级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2015年年底,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启动建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空间布局主要由“四场站四中心四园区”组成。其中,“四场站”包括乌鲁木齐火车西站(含八钢铁路场站)、火车北站、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际机场,构成陆港区硬件载体基础;“四中心”包括铁路口岸服务中心、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铁路国际快件中心,构成陆港区先导核心区以及重要功能平台;“四园区”包括综合保税区、北站商贸物流产业区、国际纺织服装交易中心综合配套服务区、铁路口岸服务产业区,构成陆港区未来产业发展格局。

“基础设施具备了,下一步我们的发展是充分发挥集结货物发运的地缘优势。”马春雷介绍,新疆一共接壤8个国家,乌鲁木齐是中欧班列货物从国内出境的最后一个枢纽编组站。不论是运距运费,还是时间效果,向西发运货物都比内地任何一个城市既便宜又快速的。乌鲁木齐陆港另一个优势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陆港区所在的乌西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

据了解,目前,全国中欧班列分别由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4个沿边陆路口岸出境。新疆的阿拉山口口岸,尤其是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

夯实软实力

提升国际陆港区发展品质

作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运营主体,新疆国际陆港集团为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的开行提供了切实保障。

据马春雷介绍,新疆国际陆港集团积极推进多联中心运营,提升场站通关服务能力,出资成立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联运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专业运营团队负责场站的运营工作;设立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服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物业服务团队,为多联中心提供专业化服务保障,确保场站稳定运营。

推进智能场站建设,打造“关铁”信息化服务平台。新疆国际陆港集团出资成立新疆国际陆港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接智能场站平台项目建设,提高多联中心电子口岸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推进海关、铁路、哈铁、俄铁数据互联互通,打造服务全国西行班列信息化服务平台,助推在乌鲁木齐开展集拼集运业务,更好地服务于中欧班列的开行和运营,同时正在研究开通中欧班列信息补贴审核平台及相对应的手机app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承接班列补贴政策梳理研究、兑现工作,助推班列开行。

“政府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运班列上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通道补贴方面,针对目前已开行的路线去程及返程所发生的费用,按照每个40尺的标箱按最高50%给予补贴。其次,集结补贴方面,对于疆内外通过汽运或者铁路运输集结至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运的货物,按照运费的50%给予补贴,上限为1800美金。”马春雷介绍说。

据介绍,针对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注册的企业,乌鲁木齐经开区政府还对纳税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高管人才及在办公室租金方面都有优惠政策。口岸设有管理委员会,检查检验机构健全等,在新疆的边境口岸站,几乎每天都有相关会议,遇到问题协调解决很方便。这些都助推中欧班列开行的时效性。

放眼长远谋发展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未来可期

目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班列开行线路达19条,境外到达中亚五国、伊朗、俄罗斯、土耳其、德国、西班牙等17个国家23个城市;班列开行规模平均达到每日3列。

“2017年乌鲁木齐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到了710列,2018年计划开行1400列。截止2018年7月31日,陆港区今年累计开行中欧班列已达610列,平均每天开行3列以上。很快,货运‘金九银十’时期要到来,我们有信心,也将砥砺前行,力争尽快完成并超越1400列这个目标。”马春雷笑着说。

当前,陆港区围绕“集货、建园、聚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以火车西站、北站片区为核心,涵盖八钢铁路场站区、三坪集装箱中心站及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的67平方公里产城联动发展区域。

谈到下一步发展,马春雷自信地对记者介绍,下一步陆港公司将积极探索在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国外进行布点,设立集货工作站,旨在挖潜产业信息、建立合作联系,引导产品产业在乌鲁木齐集聚,扩大返程进口货品。与疆内外贸企业沟通联系,发挥陆港区班列运输组织优势,为企业提供国际物流服务,提升陆港区在疆内的集货能力;与内地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沟通联系,展开交流合作,探索从内地吸引适合中亚、欧洲产品在乌鲁木齐集结的可能性,对接具体落地合作事宜,提升陆港区的集货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