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預不虞,爲國常道”,今年的4月15日是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這個特殊的開年,習近平在2月中旬將生物安全納入了國家安全體系。

何謂生物安全,顧名思義,常指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人和生態環境造成的潛在影響。近幾年,生物信息呈現爆炸性增長,已經成爲了全球社會高度關注的安全領域。

此外,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已經逐漸引發安全問題,隱私泄露、數據竊取等,並由此引發一系列連鎖危害,尤其是生物醫學數據的泄露事件讓人不寒而慄。因此,人們需要重新面對生物識別技術這把“雙刃劍”。

在COVID-19這段特殊時期,政府和公司正以公共安全的名義大肆使用生物識別技術和地理位置來跟蹤潛在的冠狀病毒患者。

隨着COVID-19疫情風潮席捲全球,新的監視方法在疫情解除前已經開始產生新的隱私和安全挑戰了。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政府突然轉向使用地理位置數據來跟蹤數百萬美國人的手機,以監測疾病的傳播。

Alphabet、亞馬遜和Facebook在內的硅谷巨頭已經應召進入白宮,共同商討如何利用地理定位、公共媒體抓取和其他技術等,用表面上不侵犯用戶隱私的方式跟蹤用戶。同時,歐洲各地的電話運營商正在與當局共享數據,而以色列情報機構甚至用上了最初爲打擊COVID-19恐怖主義而量身定做的電話跟蹤技術。

接觸手段威脅生物安全

面部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如今正在普及。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以和新技術融合在一起,來抵抗疾病的爆發。採用非接觸方式進行身份驗證的部分原因在於,人們越來越擔心進出醫院的指紋或者掃描儀是傳播病毒的潛在媒介。

在紐約,市政工作人員不願使用手持掃描儀進行登機。由於擔心從鍵盤表面拾取COVID-19,紐約警察局已停止使用指紋輸入的安全程序。甚至房管協會也正在放棄使用生物特徵識別系統來控制人員進出。

新舊技術的結合促進新興生物識別手段的出現

以下是在COVID危機期間生物識別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幾個例子:

在中國,公交車駕駛員座椅靠背上的平板電腦會記錄乘客的體溫並拍攝他們的面部快照。如果乘客的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這些照片可用於之後的人員追蹤。

在美國,威脅檢測掃描公司Athena Security曾提供檢測槍支的服務,現在提供所謂的“發熱檢測COVID19篩查系統”。 該系統通過部署“人工智能熱像儀”來檢測發熱羣體,並提醒可能攜帶冠狀病毒的人。Athena正在推廣雜貨店、醫院和投票場所的設備使用,目前正在政府機構、機場和《財富》500強公司中部署該系統。

生物識別技術公司Dermalog,主要以研發指紋,虹膜和麪部識別技術爲主,現在也研發出了一種溫度檢測的技術,並將其作爲公司的一項新的安全業務。泰國政府已經將Dermalog的技術應用於邊境控制系統。

Telpo正在推出溫度感應系統,結合面部識別技術,即使個人戴着口罩,該系統也能正常工作。

中國公司Wisesoft表示,目前已經與四川大學合作開發了3D面部識別技術,可以識別戴口罩的人,其準確度達到98%,並可以收集他們的體溫。成都的一家醫院已經部署了140臺設備。

另一家中國公司Hanvon開發了可以透過口罩檢測面部並收集體溫的技術。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科學家Patrick Grother擅長生物識別標準和測試領域,他表示,目前有些新技術尚未進行檢測,但是就測量體溫的熱像儀來說,已經在遠東流行了一段時間了。“在美國各州是看不到這些的,遠東的機場可以,他們將熱像儀架在三腳架上,用來檢測發熱羣體。”

我們不會知道發燒是來自冠狀病毒還是任何其他病原體。現在有一個攝像頭可以測量從人臉上散發出來的輻射量。但這只是一個紅外攝像頭,只是用於測試溫度。

生物識別的遺留問題

現在出現的新的生物識別和麪部識別系統確實試圖將溫度與人聯繫起來,然而,在此過程中引發了許多新的操作問題。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生物特徵識別和情報領域專家Anil Jain告訴我們,“要追蹤一個人的溫度非常困難”。

“如果您在檢查站攔下一個人,然後進行測溫並拍攝人臉圖像,那麼您就可以進行人臉識別,並且和體溫相關聯。那麼現在就涉及數量的問題,每分鐘可以檢測多少個人。” 此外,必須頻繁地重新校準敏感的高級攝像頭,確保其準確性。

採集後的信息使用給後勤帶來更大的挑戰。如果有人發燒並且可以識別,按理說下一步是測試他們是否是新冠患者,這要花很多時間。這樣的系統的成本可能是高昂的,並且會影響其他工作。比方說,一家公司總部有5000人,而只有10個檢查站。每個人都在早上8點上班,排隊就要很久了。

此外,某些新興系統(例如Athena Security開發的系統)尚未在NIST等實驗室進行過準確性測試。Jain說:“這些公司的人臉識別準確性從未得到評估,但他們可以要求任何信息。”

即使這些系統可以使用,並且組織、機構和政府機構可以弄清楚如何使用它們,但是對隱私和安全的影響又如何呢?

Jain說:“最大的隱私威脅是在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您的數據,這可以提起訴訟。”例如,伊利諾伊州與美國許多州一樣,都制定了生物識別隱私法規,該法律要求徵得用戶的同意後才能收集其生物識別數據。該法律還要求收集生物特徵數據的組織必須闡明如何保護、處理、存儲和銷燬其收集的生物特徵數據。

如果他們不保護數據,那麼將涉嫌違法。此外,如果他們將生物識別數據發送給第三方,則會有更大的麻煩。

儘管收集生物特徵數據存在實際和隱私方面等問題,但如果能瞭解到新冠患者的行動軌跡可能有助於減緩COVID-19的傳播。NIST Grother認爲:“防控病毒是一個公共安全問題,這需要大家在公共安全與公民自由之間取得平衡,不是嗎?”

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生物識別技術的安全隱私問題從來就不是突然之間產生的的,更多的是隨着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而逐步出現和加劇的。在去年9月,支付寶就曾發佈國內首個“生物識別隱私與安全保護”行業倡議,呼籲行業科技企業保護用戶數據。該倡議提出企業在採集用戶生物信息時應遵循“遵循、夠用”原則,防止被濫用。

由此可見,生物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這個特殊時期,隱私和技術的矛盾衝突激化,生物信息的安全性似乎要爲生理安全讓步了。爲了進一步控制疫情的傳播,使用人們的生物信息進行實時跟蹤,比如人體溫度數據的採集、面部信息的採集等。

赫拉利曾在《未來簡史》中問到:

我們每個人有沒有辦法同時獲得健康和隱私?我們必須在健康和隱私之間二選一嗎?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些制度和政策,比如利用大數據檢測,或者是定位追蹤,在疫情結束後,是否也能完全停止、消除?這是一個問題,下一場信息“疫情”的問題。

疫情背後利用生物技術的隱私安全、數據安全何去何從,仍是未知,但不可逃避。在今年年初,我國企業牽頭制定生物特徵識別領域國際標準立項。這一國際標準名爲“生物特徵識別多模態融合”,助力規範行業。

這項標準由我國牽頭制定,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我國該領域技術能力和應用的認可。當行業內出現此類問題,有標準可以參照、有法可依之時,生物特徵數據也就不會再“裸奔”了。

參考鏈接:

我國企業牽頭制定的生物特徵識別領域國際標準立項 今後,刷臉更準更安全

*本文作者:Sandra1432,轉載請註明來自FreeBuf.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