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无论是什么时候遇到罗阿姨,她都是笑脸相迎,给人特别温暖的感觉,而且她做的早餐也超级美味,现包的多肉馄饨、手剥虾仁面等等,让我们在古镇上的几天闲暇时光,变得更为美好。水岸寒舍的客房散落在黎里古镇上的许多大宅院里,罗阿姨每日用扁担挑着食盒穿梭在古镇的石桥、巷弄里,特别有感觉,也成为了古镇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游玩苏州黎里古镇,最令人难忘的,除了当地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淳朴的居民外,还有60岁罗雪珍阿姨温暖的笑容。前些年,罗阿姨在黎里镇上的纺织厂工作,退休后虽然领着退休工资,仍然闲不住,正好遇到黎里古镇开发,便应聘在古镇上一家规模颇大的精品民宿水岸寒舍工作。凭着一手好厨艺,罗阿姨每日为住宿的客人做早餐;以及正餐时分,挑着旧时候大户人家的食盒为客人送餐到客房。水岸寒舍的客房散落在黎里古镇上的许多大宅院里,罗阿姨每日用扁担挑着食盒穿梭在古镇的石桥、巷弄里,特别有感觉,也成为了古镇上一道独特的景观。而无论是什么时候遇到罗阿姨,她都是笑脸相迎,给人特别温暖的感觉,而且她做的早餐也超级美味,现包的多肉馄饨、手剥虾仁面等等,让我们在古镇上的几天闲暇时光,变得更为美好。

黎里古镇是江南各大水乡古镇中,开发较晚的,因而还依然保持着古朴的江南水乡人家的风貌,住在古镇上的,也大都是原来的居民,不像其他有名的古镇,土著居民们早已迁出。因而黎里还是一座“活着” 的古镇,更有生活气息。

罗雪珍阿姨的家,就在水岸寒舍的隔壁。闲聊时,我们问她为什么不享受退休生活,还要出来工作,她笑着说:人家北京的大老板都来为古镇出力了,我也要尽自己的能力让古镇变得更好。罗阿姨口中的北京大老板,是指水岸寒舍的品牌创始人殷文欢,殷总在北京创办山里寒舍成功后,又回到故乡黎里古镇开设了水岸寒舍,收集了古镇上一些闲置的大宅院,修旧如修改建成精品民宿。五年前,水岸寒舍开业时,经培训后的罗阿姨就在这里工作了。热心肠的罗阿姨,疫情时期因为民宿的工作暂停,还积极参与古镇防疫,成为疫情志愿者,可以说无时不在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住在水岸寒舍,每天早上看着罗阿姨现包现烧鲜肉大馄饨,因为肉馅放得多,也被叫做多肉馄饨,非常受食客的喜爱,我也觉得特别好吃,连续两天早餐都点了。

罗阿姨包起馄饨来速度特别快,而且包好的成品肉馅饱满、模样整齐。据说还吸引了央视,曾经来采访报道过。

还有一道当地的传统饮食也极其美味,手剥虾仁面。每天清晨现买的新鲜河虾,都还是活蹦乱跳的。罗阿姨两手分别拿着虾头、虾尾,中间一挤就把虾仁剥下来了。

凤尾型的小虾仁透着诱人的光泽,这道手剥虾仁面看似简简单单,味道却极其鲜美。坐在水岸寒舍临河的二楼窗边享用,有美景有美食,夫复何求。

早餐是在固定的餐厅用餐,而午晚和晚餐是在入住的大宅院里用餐。每到吃饭时间,罗阿姨便用扁担挑着食盒,送餐到住客所在的大宅院,大院散落在古镇上的各个区域,近的只在咫尺,远的距离则有七八百米。

这样旧时的用具,特别符合古镇的气质。城里来的游客们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好奇地围观、拍照,热情的罗阿姨虽然身负“重担”,也一样笑脸相迎,成为古镇上倍受游客喜爱的“网红”阿姨。

旧时,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用到这样的食盒,内有数层不等,每层装着不同的食物。水岸寒舍的每个大宅院,都设有大量的公共空间,住客们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到丰富的美食。

虽然每天吃到的,大部分都是当地的传统食物和家常菜,但是味道都烧得特别好,而且还每餐不重样。我们一群吃遍了各地美食的深度旅行爱好者,全都赞不绝口。

这道“套肠”特别好吃,是黎里古镇的特色美食。所谓“套肠”就是用一段猪大肠在里面套上几节猪小肠。当然前提肯定要先清理干净猪肠,套好后经白煮烹饪,再切成一片一片的,淋上酱汁,吃起来肥而不腻,口感相当好。去黎里古镇游玩,一定不要错过罗阿姨亲手做的美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