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里农场以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打造“北药之都”为契机,将中草药种植发展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

亮明身份,

党员作用发挥出来

“地下有药、林中有花、树上有果、江里有鱼,这是农场发展健康产业的愿景。近阶段,我们的干部、党员可没少挨累,但是大家都知道,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四队队长孙钦鑫边忙着栽种手中的赤芍边对笔者说。

8月的嫩江河畔微风拂过,古里农场四队中草药管理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今年,四队重点打造沿江旅游示范带,在中草药种植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上实现创新发展。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依托嫩江堤坝建设工程,在沿江规划出20余亩的地块,打造集采摘、观光、游玩、垂钓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目前,在队区、项目区内已栽种枸杞4500棵,沙果、樱桃、苹果、刺五加等150棵左右,计划秋季再栽植果树200棵。

走进项目区,只见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正对白芍、返魂草、防风等中草药进行精心管护,大家边干活边探讨种植技术和管理办法。通过引用嫩江水源,20多个微喷设备正迎着烈日水花四溅,滋润着刚刚栽植的中草药和果树。据队长孙钦鑫介绍,支部委员图照波、关勇主动承担起项目区果树、中草药的管护工作,他们对干事创业充满热情,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在党员引领带动下,四队在耕地及房前屋后种植中草药150余亩。今年春季,四队党支部在住户的院外种植枸杞2500棵,在美化队区环境的同时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典型示范,

引领作用显现出来

“这是你自己改装的吗?好像过去种玉米用的浇水设备吧?”场长吕树东问中草药种植户韩明军。

“是,昨晚我们哥几个改造到凌晨一点多,你别说还真好使。返魂草芽头买回来都十天了,再不想办法真不行了。”韩明军说。

韩明军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2017年种植赤芍70亩。今年,在队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他调换37亩适合中草药种植的地块,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栽种15亩返魂草已,剩余的22亩地正在种植防风。

山药可药食两用,是发展庭院经济的好项目之一。走进四队党员杨晓东的园子,一片郁郁葱葱。据杨晓东介绍,今年山药在5月初已经栽种完毕,亩数并没有增加,原因是他认为在土地选择、栽种处理、施肥、中耕管理、防病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探索。喜欢钻研的杨晓东,为农场职工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做了榜样。

联强联优

龙头作用整合起来

古里农场2017年成立了中草药产业办公室,着力寻找健康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结合点。

古里借助药企的优势,整合资源,在设备、资质、技术、设施方面进行通力合作。据场长吕树东介绍,在中草药种植技术上,药企将给予支持,实施订单销售。在中草药采集旺盛期,双方将合作收购,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今年春季,全场中草药种植面积1331亩,计划秋季达到2000亩。中草药产业办公室正在尝试赤芍和白鲜皮秧苗繁育。下一步,古里将打造以种苗繁育为主的种植基地,把此项工作作为落实农垦集团打造大健康产业的切入点,推动农场健康产业再上一层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