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时由于种种原因,季承与父亲关系不是很融洽,而后竟然十几年都没有任何联系,作为儿子的父亲,季羡林知道了儿子相差四十岁的忘年恋不知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季承在拥有儿子后开启了另一种人生,但是天不遂人愿,季承与父亲重归于好后不久季羡林去世,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老人家永远的离开了,享年98。

大家可能都不认识,但他的父亲季羡林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在那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季羡林不仅是出色的语言学家,更是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季承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努力闯出了一片天。

20世纪30年代,季承在济南出生,十七岁他只身来到俄文专修学校(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结业后就在中科院担任翻译,后两年直到退休一直从事科研管理。在事业有所起色稳定后,开始考虑个人问题,24岁结婚。婚姻生活柴米油盐或许平淡枯燥,难免生活磕磕绊绊,长此以往便使夫妻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僵。后妻子便离开了他,带上孩子远走他乡,2004年,两人正式离婚。同年,他与一直兢兢业业照顾父亲的保姆马晓琴结为夫妻,当时季承已有70岁,而马晓琴只有30岁。

年轻时由于种种原因,季承与父亲关系不是很融洽,而后竟然十几年都没有任何联系,作为儿子的父亲,季羡林知道了儿子相差四十岁的忘年恋不知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而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他和父亲生疏多年的关系却因为自己孩子的到来而持久升温。2007年10月,季承发觉妻子胃口格外的好,口味偏酸辣,不免心里惊喜之余又让人难以置信。种种心情夹杂着陪妻子去完医院,果然,季承想到自己老来还能喜从天降让全家人都乐开了花。

那时开始季承便对妻子非常体贴照顾,从衣食起居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十月怀胎在次年三月生下男婴,取名季宏德,看着儿子健康的样子全家人其乐融融,非常开心。在他照顾孩子时,他和父亲的关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有自己当了爹娘才会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季承也是如此,想起和父亲从小到大的感情,悲从心头来,便马上带着妻儿回家看望父亲。在父亲面前连磕三个响头,站起来向父亲说:“父亲儿子给您请罪来了。”良久,他听到这么多年来父亲和他说的第一句话“你何罪之有啊,这些年,我何尝不是天天想念呀。”

季羡林看着着刚出生的宝宝,真是可爱极了,对儿子的所有埋怨都消失了。父子几经周折终于重归于好,后来经常带着儿子来父亲身边,季羡林尤其喜欢这个小的孙子,不时的亲亲抱抱。

季承在拥有儿子后开启了另一种人生,但是天不遂人愿,季承与父亲重归于好后不久季羡林去世,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老人家永远的离开了,享年98。而此时季承对这些年没能陪伴父亲报答其养育之恩感到十分懊悔,但是在父亲走之前能父子重归和好,心中的遗憾和痛苦也少了几分。

季承和妻子相距四十岁的跨年恋爱,曾引起各界的猜测,但其实他和妻子就是一段顺其自然的情感历程。不仅如此,季承的晚年因为有了妻子和孩子陪伴也格外的幸福,我们祝愿他们永远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