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还有人说“卖凉皮还用上大学?”可我们的主人公、哈尔滨大四学生黄德环却说:正是因为上了大学,才开阔了视野,有了将家乡正宗凉皮推广的想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午11时40分,下课铃声响起,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的张益铭同学就收拾好学习用品,从教学楼奔向学校北四食堂。最近,“北四”里的一个陕西凉皮窗口几乎成了他的最爱。天热,凉皮吃着清凉爽口,最主要的是味道好,所以要赶紧来,否则要排队等很久。

  这凉皮究竟有多好吃?在有着“吃在东农”称号的东北农业大学,这个陕西凉皮窗口最近确实很招人。有人在朋友圈为它打起免费广告,还有人成了主厨的粉丝,特意过来与她探讨学业和人生。这个主厨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黄德环,她是学校食品学院的大四学生。

  24岁的黄德环来自陕西省榆林市的贫困县——定边县。高考那年,家里人都建议她学医,可她就想学和食品有关的专业,因此几乎所有的志愿都报的“食品”。幸运的是,自己最终圆梦,被提前批报考的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所录取。入学后的黄德环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四年来的课余时间,她打扫过寝室楼、在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平台销售过东农特色的红肠、酸奶和面包,还在师哥创业的打印店里担任过店长……一系列的工作经历,使她在潜移默化中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去年的一个晚上,黄德环想起入学时她曾给四年后的自己写过一封信:“至少得一次奖学金”“交几个好朋友”等,目标与愿望都已一一实现。她脑中突然钻出一个想法:接下来我要做什么?我能不能把家乡特色的凉皮带过来?那晚,她越想越兴奋,整夜未眠……

  说干就干,假期回到陕西后,黄德环就去凉皮店打起了短工。每天8点到岗,晚10点收工。此后为了调试口味,她不仅要自我品鉴,回到家有机会就做给家人和朋友试吃。虽然辛苦,但却特别踏实。创业的路并不简单,餐具、原料、设备等前期投入必不可少。自己的凉皮会受欢迎吗?到哪儿能试一试?黄德环心里也没底,她把想法告诉了辅导员老师。听到她的想法,辅导员老师并不意外,并积极与学校的后勤部门进行了沟通。说来也巧的是,黄德环的“凉皮梦”和食堂的“升级”恰好相遇了,于是就有了现今这个火爆的凉皮窗口,每天至少能卖出400碗凉皮。

  其实,在成为“主厨”之前,黄德环已被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录取。毕业的脚步近了,她也有过犹豫,是先完成资本积累再正式开启创业之旅,还是先做着手中的凉皮?最终,梦想胜利了!将陕西凉皮推广是黄德环从小到大的梦想,想分享给更多的人,所以在毕业之际想去实现这个小心愿……

  有梦想,并敢于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打拼,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姑娘。希望我们的祝福,能伴随着这个姑娘越走越远,也希望她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