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曹操到底长啥样呢。孙盛在《异同杂语》中说曹操“才武过人,莫之能害”,曹操的短小精悍和机智过人是统一的。

【鸥鸟讲故事】

扑朔迷离:曹操到底长啥样‖老家许昌

文‖鸥鸟

一个人的脸,既有先天父母给的,又有后天自己作的,还有生前身后别人给涂抹的。也就是说,人的脸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比如说曹操,从古到今,忽而大英雄,忽而大奸臣,那脸变得跟川剧变脸似的。那么,曹操到底长啥样呢?

正史记载

《三国志》对曹操的长相从无正面描述,这也给后人进行艺术创作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没有正面描述不等于没说,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找出蛛丝马迹。

《三国志》注:遗字伯业,绍从兄。河间张超尝荐遗于太尉朱俊,称遗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

《英雄记》曰:绍后用遗为扬州刺史,为袁术所败。太祖称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于袁伯业耳。翻译过来就是,袁遗有世上一流的美德(或容貌),曹操说,身材高大又勤于学习的,只有他和袁遗两人而已。能跟当时的“男神”袁遗相提并论,想必曹操也是帅哥级的人物。当然,这话是曹操自己说的,不能全信。

过去人们常说,身大力不亏。在冷兵器时代,身材高大的人,力气一般也比较大,杀伤力也比较强。比如曹操的爱将许褚,“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曹操的亲随典韦则“形貌魁梧,膂力过人”。许褚、典韦屡次在白刃战中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那么曹操呢?

《三国志·武帝纪》注《魏书》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曹操如大侠一般,手拿宝剑杀死叛逃士兵数十人,充分证明了他具有高超的武力和良好的身体条件。

《三国志·武帝纪》注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曹操深入张让的住宅,被发觉后能够在侍卫的围捕中全身而退,翻墙逃跑。由此可以推断出,曹操个头儿不会很矮。因为那时的院墙都是比较高的,何况还是皇帝宠信宦官张让的宅第。如果曹操身材过于矮小,就算有再敏捷的身手,恐怕也翻不出墙去。

曹操从35岁讨伐黄巾军起,历经30多年南征北战,白天研习武艺与兵法,晚上钻研古今典籍,每每登高必定赋诗,闲暇时还能够开弓射鸟,躬身擒兽。史料中曾多次称曹操“武力、才力绝人”,绝人者,非常人可及也。大家想一想,文韬武略的一代枭雄曹操会是一个小矮子吗?

野史记载

据《世说新语·容止篇》注引东吴孙盛《魏氏春秋》云: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翻译过来就是,曹操体态矮小,神情豁达,才智出众。东吴是魏国的敌国,说曹操是个小矮子,自然不可全信。不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曹操不是个大高个儿。

据《世说新语·容止一》记载,曹操要会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形象不佳,便让崔季珪代替,他拿把大刀站在榻边。会见完毕,间谍问匈奴使臣魏王怎么样,使臣说魏王风雅威望不同常人,可榻边拿着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立即派人追杀那个使臣。

这段记载的就是捉刀的故事。故事里提到的崔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曹操的相貌自然不及崔琰,当时已经50多岁了,可仍然能被匈奴使臣一眼看出是英雄,相貌、仪态自然不凡。

已故著名学者丘振声先生说,曹操长得短小精悍,行动敏捷,机智过人。在许多场合,他都能随机应变。

比如,曹操去行刺董卓,正要拔刀被董卓从穿衣镜中发现,曹操马上就说自己是来献宝刀的,献刀之后立刻逃之夭夭。

孙盛在《异同杂语》中说曹操“才武过人,莫之能害”,曹操的短小精悍和机智过人是统一的。按照常人的思维,机灵的人一般会身材矮小些。其实,身材魁梧的人,通过练习也可以变得身手灵活,很多大块头儿也有大智慧。比如诸葛亮,个子高,智商也高。

《三国演义》则对曹操的长相进行了正面描写。曹操第一次出场时,作者描述道: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身长七尺,换算成现在的身高不足1.7米,可见曹操个头儿不高。好在他身上有一股英雄气,这多少弥补了他身材方面的不足。细眼长髯,可见曹操眼睛不大,不符合古代美男子的特征——目若朗星。但是,胡子长能给曹操加分。因为中国古代男子如果长一嘴好胡子是很吃香的,比如关羽,就被称为“美髯公”。

我心目中的曹操

过去没有影像资料,无论是志书的记载还是小说的描写,都不是具象的,甚至都不是客观的。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曹操肯定不是个高富帅,也不是个矮矬穷。试想,一个猥琐不堪的人,会有那么大的气场和武力值吗?所以,我心目中的曹操身高一米七左右,细长的眼睛,英气逼人,黑挺的眉毛微微上扬,显得威严凛然,长而密的胡须,透出过人的自信。

曹操的五官虽然说不出有过人之处,可那浑身的干练、潇洒,以及那戎马一生、势如烈焰的统治者气质,让他在人群中有一种卓尔不群的领袖特质,让人过目难忘。

【作者简介】彭春岭,笔名“鸥鸟”,许昌市鄢陵县人,河南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许昌市魏都区政协。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