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与“五四运动”

鲁迅先生写于五四运动时期的作品有很多,最具特色的便是《在酒楼上》,周作人曾经称赞部作品是“最具鲁迅特色”的。它被收录在鲁迅的《仿徨》,在艺术上是十分完美成熟的一个短篇小说,并且在这个短篇小说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在酒楼上》中,鲁迅塑造了吕纬甫这一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一开始充满革命色彩,甚至会因为一句话就跟给别人打起来,后来由于辛亥革命失败了,他也跟着萎靡不正起来。像他这样的人并非个例,而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一个典型。鲁迅也借此讽刺像吕纬甫这样思想不够坚定的知识分子。

鲁迅在“五四”之前,也就是正式进入文学生活之前,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方面,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共同压迫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另一方面,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思想也十分活跃,使得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当“五四”运动渐渐落幕后,知识分子不像之前那么情绪高涨,而是也跟“五四运动”一样,消沉了。《在酒楼上》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落潮的时代烙印,这一时期众多知识者的精神状态都是十分懒散、颓靡的。我们知道鲁迅有着浓浓的主义,因此,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反映那个革命的时代。文中的主人公吕纬甫,是辛亥革命时期产生的知识分子,他是从旧的营垒中来的,他还没有脱尽旧的影响,多少还继承着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的负担。鲁迅通过主人公的受难、苦闷和变化,暗示着新社会在孕育过程中的苦痛。文中多次出现“无聊”这个词。

吕纬甫与“无聊的事”

文中反复出现“无聊”一词,几乎是刚出场,他便给自己十年来的生活做了这样的一个总结。他自己说自己什么也没做,就只做了一些无聊的事。他说的话看似没什么意义,其实非常富于特征,就是一个多余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小说中吕纬甫向“我”讲述了三件他自己经历的“无聊的事”:第一,为弟弟迁葬时,找不到弟弟的骨殖,但仍坚持把旧坟里的泥土装进新棺材;第二,为船户女儿阿顺买来剪绒花,阿顺却已死于证言;第三,自己不再教“BACD”,转而去教“子曰诗云”。在与“我”交谈中,吕纬甫说了六次“无聊”。另外吕纬甫的话中还有几个高频词,例如,“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从他的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恰恰证明他自己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已经麻木了。他自己都说讨厌自己的话语,这使他更加悲惨,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又无能为力。他之所以会讨厌自己,是因为他保留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他也深知自己的堕落。

“无聊”的多层含义解读

无聊一词反复出现是有一定的特殊原因的。

第一,就吕纬甫本身而言,他是接受过新思潮的知识分子,知道社会弊病,同时又无能为力,只好用无聊的事来麻痹自己。比如迁葬和买剪绒花,没有任何意义;为了糊口,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女儿经》之类的东西。这无疑是非常可悲的事。

第二,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社会层面,吕纬甫口中的“无聊的事”对于社会进步、制度改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说明了他衡量事物的标准,他批评事物的价值尺度。在这一方面,吕纬甫似乎还很执著的。他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否定,是很矛盾的。我们可以从“我”与“吕纬甫”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我”其实是“旧时的我”,是那个十年前有理想有抱负的“我”,这之间存在矛盾,而这个矛盾是留给“我”的,也就是叙述者的,其实也就是对于理想和旧我的诸难。从这我们能看出,也许主人公并不是吕纬甫,而是作为叙述者的“我”。另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吕纬甫的叙述是一种贬低自己的陈述,总是挑那些最无足轻重者说,这是有意的自我贬抑,吕纬甫说的那些无聊事,其实就是在说无聊的人生。不禁让人思考,人活着的依据是什么?这其实也是吕纬甫对听者的发问,但是这一叙述与人物“我”的叙述是一个类似关系,其实也是人物“我”所不能、无法解答的问题,这两者的叙述构成一个潜在的反讽。吕纬甫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小说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之后,他是个落荒者。回忆十年前,他也曾是一个革命的激进者,在与同学争论改革中国方时,与同学打起来的,要不是因为对于革命事业的狂热,他是做不出来这种事情来的。在比较现在的自己,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

第三,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到一个词是“铁屋中的清醒者”,可以说是形容“我”或是“吕纬甫”。他们都是悲剧性的人物,生活在矛盾中,痛苦中。曾经一度想要打破铁屋,现在只能无奈地待在那里,屋,只能郁郁寡欢。

他甚至颇为尖刻地讽刺自己:子停在一个地方。自己是清醒的,知道自己深陷铁“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这里他把自己比作峰子、苍蝇,这么卑微的生物,这么讽刺自己,其实是心痛至极的表现。小说在对吕纬甫的悲剧人生的严峻批判中,也是在警示现实的知识分子。

第四,同时多次出现无聊一词也是在反思。小说文本中的反思过程包含了多个层次,其中有第一,“我”对自身的反思;第二,吕纬甫对自身的反思;第三,“我”对吕纬甫的反思;作者对自己及同类知识分子的反思。文中的两个人物,“我”一开始也是处在懒散、消极的状态,另一人物吕纬甫的反思过程更易把握,他形容自己现在是“无聊”“可笑”“讨厌”“敷敷衍衍”,言辞之中的自遣自责意味更浓,说明吕纬甫在返观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及现在的生活时,感到非常失望。他们重逢时的喜悦并不明显,较多的却是生疏与不快。鲁迅写他们在酒楼上喝酒上相聚非常凄凉。“我”对吕纬甫的态度有同情的一面,也有批判的一面。在他们出门时,走了相反的方向,这其实也是一种批判。

作为同样也是知识分子的鲁迅,何尝没有像吕纬甫一样的无奈与隐痛呢,其实也是在写自己。鲁迅一面对于现实给予他们的失望和苦痛给予深挚的同情,一面也以他所有的冷冽、沉重的心情对他们的弱点加以有力的鞭策。鲁迅通过写这些人物发出对旧世界尖利的诅咒,它们像一柄柄锋利的解剖刀,将黑暗的社会五脏六腑全部挑开,在鲁迅小说中燃烧着讽刺的火焰,更是他们透映出钢刃的色泽。

参考文献:

[1]刘泰隆.鲁迅研究概要[M].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2]孔硕,王书展.谈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细读《在酒楼上》山.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3]鲍晓红.《在酒楼上》寓意解读山.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3).

[4]刘再复.鲁迅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