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森特·梵高。—— 來自文森特·梵高信件集。

如果不是她,我們可能看不到梵高

文森特·梵高走入了奧賽博物館。

他親眼看見他筆下那些璀璨的橘色田野,流動的雲潮星河迎接着來往觀衆的讚歎。他們都說,梵高是最偉大的藝術家。

這出自《神祕博士》的一幕曾讓多少人動容?

然而這一切只是劇中美好的幻想,梵高仍然是那個生前只賣出一張畫的潦倒畫家。但有一個女人,曾爲了讓他的藝術走向世界傾盡一生。“文森特·梵高”之名,方纔得以伴着燦爛的向日葵,走入藝術史的殿堂。

1

最後的溫柔

或許有些出人意料,這個讓文森特知名國際的女人是他的弟媳,喬安娜·梵高·邦格,大家總親切地叫她喬。

喬安娜·梵高·邦格像

喬只要有一空就栽進書堆裏,她從小就欣賞才華橫溢的人

喬生於中產之家,作爲博覽羣書的高材生,她對莎士比亞、雪萊、拜倫和勃朗特等等文豪如數家珍。這個每日捧着詩集、鍾愛繪畫的女孩有些小冒失,甚至因沉迷倫勃朗畫展渾然忘卻時間,因此錯過了車被傾盆大雨淋了個透。

藝術如一根紅線,讓喬遇見了畫商提奧·梵高。一見鍾情,兩年追求,提奧終於得以牽起喬的手,共赴甜蜜未來。不久後,二人誕下愛的結晶,丈夫喜上眉梢地爲孩子命名: 文森特。

這個名字正是來自於提奧的哥哥,文森特·梵高。

提奧寄給哥哥的信中附了這張喬和剛出生的小文森特的照片

“文森特”在喬與提奧的家中早已不是個陌生的名字。提奧幾乎日日將他那個哥哥掛在嘴邊:天才的,敏感的,他有最熱烈的筆觸,卻無人欣賞。哥哥來信時是提奧最欣喜的時刻,喬便坐在一側,看信中隨附的畫,有時是充滿希望的,純白的杏花,或是金色的田野。

文森特爲侄子出生欣喜,佩服喬冷靜堅強,畫杏花祝福

但大多數時候,信件中藏着文森特的瘋狂。畫中的雲海不知疲倦地旋轉着,喬彷彿看到一個在清醒中煎熬的靈魂,正在畫中燃燒着生命。她理解丈夫對哥哥的崇敬與無可奈何,也偶爾自己動筆寫信勸慰文森特,關於生活,也關於藝術。

我非常痛苦,而喬的來信堪稱我的《福音書》,將我從抑鬱中拯救了出來。一個美好又單純的姑娘。

—— 文森特·梵高

1890年,如靜河般無聲流淌的安寧生活,被一聲槍響打破。敏感熱烈的文森特被命運一點點逼至懸崖,最終舉槍自盡。這一槍結束的不止是一個天才的生命——不久後,病入膏肓的提奧鬆開了牽着喬與孩子的手,隨哥哥離去。

文森特被手槍打中,在畫室痛苦兩天之後在提奧的懷中去世

被留下的人呢?

那是個雨天,喬爲合葬的墓穴親手栽上兄弟倆最愛的常青藤。悲痛已然無法用言語形容,她被留下了,被幸福安寧的夢境狠狠拋棄於荒島。

文森特和提奧並肩長眠在法國風景如畫的瓦茲河畔

我那短暫的婚姻宛如癡夢一場,美得令人心碎。夢醒時分徒餘悲苦,錐心之痛無法訴之言語——我去世的摯愛喚醒了我性格中最好的部分,這一年半,我曾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而被拋棄的我,孤獨如斯。

—— 喬安娜

2

讓文森特享譽世界

喬回到家中,等待她的是暗藏在每個角落的溫馨記憶,以及堆積如山的,哥哥文森特的2000多件作品和超過900封信。 親人紛紛建議她將這些作品隨便清理掉,然後帶着孩子眼不見爲淨地翻過這一頁開始新的人生,卻意料之外地被她一一拒絕。

在喬和提奧的家中充滿文森特的作品,整理起來絕非易事

喬從文森特蓬勃而優美的文字和畫作中,清楚地看見一位如流星般的天才,人們還沒來得及覺察他的閃耀,就隕落了。

她還有任務,不是嗎?

她要帶着提奧和文森特的遺志,爲文森特爭取生前求而不得的認同,讓世界看到他的作品。

除了孩子,提奧留給了我另一個任務——讓文森特的畫儘可能爲世人所知,我的人生因此充滿意義。

—— 喬安娜

文森特的一生恰似劃過天際的流星

喬披上大衣,點起蠟燭,在深夜書寫着一封封信件。她與荷蘭藝術圈中顯赫之人楊·維斯取得聯繫,並費盡心力結交他家中往來的那些圈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她求着這些人將文森特的向日葵安排在當時無可爭議的大師之作旁邊“蹭熱度”,讓奔着大師作品而來的人們看到文森特的畫。

文森特總能畫出自然中那些常人不可能觸及的部分,就像那田野上金黃而炙熱的太陽

—— 喬安娜

儘管他已有一些同行欣賞, 但距離各地的人們完全接受他超時代的視覺語言還差得太遠/ 播種者/文森特·梵高

向日葵/文森特·梵高/大英博物館藏/喬賣出的最後一張畫

每一日天光還未大亮,喬便已推開大門,馬不停蹄地奔波於各個畫廊安排展覽。只要能抽出一點點時間,她就奮筆寫信給各國頂級畫商談判,力求將文森特的畫賣到最具盛名的收藏中。

喬給各國畫商寫信

然而讓世界知道並接受文森特談何容易?更遑論,男性統治的藝壇已形成定視:區區無知婦人怎麼可能懂藝術?爲此她遭到的冷眼拒絕,早已多到她記不清了。

梵高女士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一無所知而過於狂熱讓我惱怒不已,她最愛多愁善感地誇誇其談,但她對於藝術的理解不過是高中女生的廢話。

—— 藝術批評家理查德·霍斯特

母與子/文森特·梵高/大都會博物館藏

夜幕降臨,喬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中,卻仍然不能奢求得到哪怕片刻休息。還沒進家門,她就聽見嬰兒尖銳的啼哭。他還那麼小,只會哭着找媽媽,又怎能明白家中生活難以爲繼?喬不得不一邊安撫他,一邊熬夜兼職做翻譯補貼家用。

人們爭先恐後地去瞧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

頂着不堪入耳的惡評和白眼,身心俱疲的喬從未放棄。終於,她欣喜地看着自己精心策劃的畫展開展, 然後是第2場、第3場......直到20多場。越來越多人圍着文森特的畫發出讚許的聲音,那些火焰般明豔的向日葵終於走進了他們心中。

現在報紙都在報道文森特,我真的很開心。

—— 喬安娜

藝術界這才知道,

有個純粹的藝術天才,

悲苦潦倒地來世上走了一回。

3

文森特信件

喬通過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終於完成了文森特希望作爲畫家被世人銘記的遺願。但隨着他的藝術爲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知,她卻發現人們根本不理解文森特深層次的創作思想,而誰又能比文森特自己更好地講述他的創作呢?

文森特·梵高信件/梵高博物館藏

儘管喬極其不願消費亡夫和文森特的隱私,但思慮再三後,她更希望世人能瞭解一個完整的文森特。所以喬用了數年去整理他們的信件,爲了給大量的信排序,喬仔細地採訪梵高家的人。對她而言,將成百上千的信件理清記檔不僅工程浩大,更是漫長沉重的情感消耗。

喬和梵高家人在一起

信件字裏行間承載着無盡回憶,喬每每看去總悲從心來而泣不成聲,遂不忍卒讀。透過淚幕,喬看見夢魘深處,深愛的提奧飽受病魔折磨,日漸油盡燈枯,她卻無計可施。

整理信件的過程讓喬心力交瘁

她反覆經歷愛人離去的痛,將自己心底的傷口撕裂開來,再拭去眼淚梳理下去。1914年,喬歷經萬難出版了《文森特·梵高信件集》,讓那個曾經籍籍無名的天才,終於向世人展示了他另一個或溫情或躁動的靈魂。

如果將這棵被閃電劈斷的樹賦予人的特徵,那可以將其視爲自尊心受到傷害的黑色巨人,同在他面前凋零的玫瑰叢中最後一朵秋花的慘淡的粉綠色微笑形成鮮明對比,小小的黑色人影在樹幹之間漫步。

—— 來自文森特·梵高信件集

文森特·梵高信件/梵高博物館藏/ 信件集被藝術史學家們公認爲是研究文森特·梵高最好的史料

信件集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中,他們逐字逐句閱讀着信中的喜怒哀樂,隨着文森特一塊兒走入夜晚的露天咖啡屋,與他一起看盛放的鳶尾,聽麥田裏鴉羣驚起的聲音,最後仰起頭,看那片漩渦般、燦爛如初的,無盡星夜。

文森特的文字和他的藝術,是相輔相成的,當人們知道他創作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時候,會更加欽佩他。

—— 藝術史學家漢斯·路伊藤

捧着信件集,喬終於露出了笑容。百頁書冊,放着文森特·梵高的波瀾一生,也藏着喬安娜,這個藝術史上的“無名女子”,半生的執着。

喬守護着文森特的藝術,直到她的生命的最後一刻。而原本立志做工程師的小文森特,在耳濡目染中明白了藝術的偉大。他接過母親的衣鉢,創立了梵高博物館,也用自己餘生守在那裏。

梵高博物館享譽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不惜提前多日預定,只爲一睹梵高真跡

如今的文森特·梵高再也不是那個籍籍無名的畫家,他在書中、電影中、博物館中,那些反覆咀嚼的痛苦,那個壯觀而動人的世界,成爲藝術史中的燦爛永恆。

百年如駒過隙,我們終於透過喬的眼睛,看見了文森特·梵高的光輝。

收集資料整理報道

《喬安娜·梵高·邦格日記》喬安娜·梵高·邦格著

《文森特·梵高信件集》文森特·梵高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