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

宝宝游戏的空间要尽量自然。刺激会改变孩子的感觉方式,自然的刺激则无妨。我们的目标是要接纳并承认孩子的感觉和情绪,虽然我们不见得能够全盘接受孩子的行为,但也要接受,让情绪能够得到表现。强烈灯光、噪音、过度装潢、设计复杂的儿童玩具所造成的刺激,只会分散孩子的感觉,无法专注探索行动。

只要天气许可,最好是让孩子在大人的监视下,在户外安全处进行活动。如果孩子还没有行走能力,大人可以推著婴儿车出门散步。还不会坐的婴儿,则要用可以躺平的婴儿车,使婴儿感到舒适。

室内活动空间的环境必须要简单,要适合婴儿的年龄。还不会行走的婴儿可以用大型游戏床,或铺被子在地上,或使用婴儿栅栏。会行走的婴儿,则可在安全的房间裡,关上门或婴儿栅栏。为了让孩子身心得到发展,孩子需要适当的环境来练习萌发的想法。空间太大,孩子会不知所措;太小,则有所限制。父母要用心安排孩子的游戏环境,使孩子能够认识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会让孩子也能学会井然有序的生活。

「养育环境会影响婴儿探索性的玩耍,强烈建议养育环境要仔细考虑婴儿的行为,并能够有所反应」。同时也发现了「环境的社会与生理反应性,是婴儿在探索性玩耍中,对于空间性质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儿童玩具

一个孩子开始会移动、探索世界的时候,父母怎样选择适当的儿童玩具呢?

最好的选择是各种不同、坚固而简单的材料,让宝宝能够透过触摸和啃咬来研究材质。看到一个玩具时,宝宝会想要知道它摸起来和咬起来的感觉。宝宝以这种方式发现物品的相同性和相异性,渐渐形成事物如何运作的记忆。随著这些经验的累积,孩子的智力也随之发展。

我宁愿看见一个宝宝主动以各种创造性的方式来摆弄一个玩具,玩得不亦乐乎,也不愿看见一个被动宝宝受到玩具的影响,变得更被动。一个简单的玩具,应该可以让孩子发觉更多的可能性,这才是好的玩具。例如,一个可以打开和关闭的盒子,或是一个可以滚动弹跳的球。

最好的游戏材料可以增强儿童实验性的游戏与学习,这样的玩具可以让宝宝以各种不同方式摆弄,认识玩具的运作。他写道:「例如,移动时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最好是可以从外面看见发声的部位,像铃铛响的时候孩子可以看见并触摸……简单、吸引人、手工自製的玩具材料,并不比市售玩具差,只要这些玩具能够让婴儿在自然玩耍的时候可以创造某种反应。」然而,与其买波浪鼓给孩子玩,我更喜欢他们拿著乾淨的果汁空盒敲打地板发出声音。

在婴儿时期,我建议玩具材料要大、坚韧的棉质手帕(让孩子即使盖住也能呼吸,而且大到没办法吞下去)、软球、软质磨牙器材、超大珠珠、塑胶瓶和盒子、肥皂盒、塑胶滤水盆、布玩偶,塑胶髮卷等。威浮球不错,宝宝可以抓住上面的洞拿起来。充气海滩球,宝宝容易抓取。游泳圈也一样,充气之后宝宝可以拿取,还可以爬中间的洞。宝宝喜欢亮晶晶的东西,因此轻型不鏽钢容器和锅碗都好玩。厚纸板书很棒,仿真婴儿玩偶也不错。只要是简单、安全、容易清洗、好操作的,都是好的游戏材料。

让宝宝一开始就以这些简单的游戏材料玩耍,也可减轻父母的工作负担,知道玩游戏的孩子正在动手又动脑,你可以放鬆,不需要过去逗她开心。什么玩具或游戏方式可以促进宝宝手眼协调或大脑发育

生活中所有声音和光线都会刺激宝宝,所以不需要声光刺激的玩具。玩具越简单越好,孩子就越能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和材料去玩耍。简单的玩具材料可帮助孩子学习事物的运作。孩子不能理解大声吵闹、有操纵开关或电池运作的玩具,这些玩具只能使孩子兴奋,容易使孩子接受过度刺激或惊吓。声光玩具除了会轰炸孩子,还会造成被动性,降低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玩简单玩具的重要性,如:积木、蜡笔、黏土等,都能让孩子发挥创造性和想像力。他主张玩具要能够「表达个人想法」,而不是一个让孩子很快对它失去兴趣的新奇玩具。当然,选择玩具也要注意年龄适当性。蜡笔、黏土等比较适合会走路的大小孩,以免还不懂事的小婴儿吞下去。

媒体会宣传玩具店和婴儿消费产业,绚丽的声光玩具和婴儿用品以各种不同的广告轰炸父母和儿童。使父母觉得如果不购买市面上的最新玩具,心裡会觉得很内疚。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父母的内疚感可以经由外在事物提供快乐和舒服的感觉获得满足,好像买的越多越快乐。我希望父母可以摆脱这样的想法。请用简单的玩具材料,帮助孩子转而注重内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亲子共处时光

你可以不要「教导孩子玩游戏」,也不要告诉孩子玩些什么以尊重孩子和自己(并使生活变得顺心)。请进行「不想要达成什么」的亲子共处时光,进入孩子的世界,而不要期望孩子进入你的世界。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施加在孩子身上,告诉她该做什么或该怎么做。让孩子自己在环境中发现能够做什么,而不要告诉孩子这个玩具应该怎样操作,或「应该」怎样玩。如果孩子发现在地板上敲碗听声音的乐趣,得到这样的经验,有什么不妥呢?

教导孩子「等于不让孩子自己有发现的机会」。教孩子等于是在剥夺孩子获得发现的乐趣。我从观察孩子几千个小时的经验中,深深了解这句话的真实性。多年来,我看过许多大人要告诉对某个玩具没兴趣的孩子应该怎么玩。期望或要求孩子玩一个不是自己想要的玩具,例如一个别人送的新玩具,这样是不尊重孩子的。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听见父母说,孩子玩装玩具的盒子时间,远比玩玩具要多得多。我鼓励父母让孩子多玩纸盒,这种简单、安全的玩具,孩子比较能够理解、探索。如何介入孩子的行为、性格养成

经测验统计,婴儿自发性游戏的重要性,与日后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关系。在研究中分为两种状况,一种是研究人员鼓励孩子玩经过规划的游戏,另一种是让孩子自己玩,研究人员仅在一旁观察。经过一阵子以后,自由玩耍的孩子会有较高的分数。

尊重孩子,请让孩子能够自己探索世界。面对两个套在一起拔不开的杯子时,请让孩子自己研究拔开的方式,而不是由大人教孩子怎么做,这会使孩子得到更大的满足感。如果事事帮孩子做好,等于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孩子自己观察杯子,发现套在一起的原因和解开的方法,在失败、挫折中学习,如此一来,将能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