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不是打地鼠

在武漢,不少人將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分別比喻成“1”和“0”。疫情防控的“1”不失守,纔有接下來的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等多個“0”疊加,從而帶動經濟發展和正常生活秩序恢復。否則,就像救火隊員一樣,到處滅火,打地鼠似的疲於奔命。

疫情防控的關鍵是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落實“四早”的前提在於通過核酸檢測鑑別病例。再次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武漢市已對發現確診病例的東西湖區三民小區及其周邊市場做了約7萬人次的核酸檢測。

武漢市此前已按應檢盡檢、願檢就檢的原則,對教師、醫務人員、交通運輸人員、銀行商超人員、監所和養老機構人員等“五類人員”全面開展了核酸檢測。隨後逐步擴面,對畢業班學生、離漢返京人員以及返漢人員進行檢測。

截至4月29日24時, 武漢市累計開展核酸檢測103.44萬人次。在湖北,已累計將110餘萬核酸檢測結果共享到全國“健康通行碼”數據庫,核酸檢測樣本量、人羣檢測率、檢測結果分享數均排全國前列。在接下來的全面核酸檢測中,根據疾控專家對防控風險預測的分析,外出務工人員,城鄉接合部、老舊小區居民以及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等可能會得到重點關注。

根據湖北省相關部門測算,武漢全員完成核酸檢測所需費用超過10億元。這些費用很可能由武漢市、區兩級財政承擔。武漢市政府認爲,成本雖然有些高,卻可以找到可能的傳染源,實現精準防控,進一步鞏固前一階段疫情防控的成果,推動復工復產。同時,也能得到其他省份更多理解和支持,讓大家放心離漢、來漢。

壓力依然很大

湖北省日核酸檢測能力目前已由2月的5萬人份增加到12.2萬人份,武漢市由2萬人份提升到7萬人份。極限狀態下,武漢市日核酸檢測能力可達10萬人份。

但壓力依然很大。如果武漢市按照1000萬人口,已檢測270萬人份計算,要在10天內完成剩餘人員的核酸檢測,每天需完成73萬人份的核酸檢測。武漢現有63家核酸檢測機構、386家採樣點。算下來,每家採樣點每天要採集1890人份。實際上,湖北省醫療機構中核酸檢測量最多的湖北省人民醫院,此前單日檢測量最高是1741人份。

除了檢測成本、檢測能力,受檢者的組織以及採樣點人員聚集的風險等都需要考慮。同時,衆多的採集樣本容易產生交叉,導致檢測結果假陰性、假陽性。

據瞭解,湖北省聯採辦正組織開展湖北省新冠病毒相關檢測試劑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協調醫保、經濟和信息化、衛生健康、藥監、公共資源交易等部門單位依規履職、協同推進。

4月26日,湖北省將疫情期間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納入醫保,並制定封頂價格,最高限價分別爲180元/次、50元/項。調價後,武漢市的價格比3月底確定的臨時價格下調了80元/次、40元/項。隨後,黑龍江、山東、貴州、遼寧、甘肅等省紛紛效仿,開展試劑集採。

5月6日,湖北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通知,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抗體檢測項目臨時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目錄,按乙類支付,即日起執行。

科研攻關正在進行

核酸混樣檢測是核酸檢測的一種技術創新,可以大幅提升檢測速度。近期,湖北省衛生健康委正組織相關企業進行科研攻關。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一份可行性評估對此表示肯定,認爲可以探索核酸混樣檢測,但混樣數量不宜超過40個,且須動態研判陽性標本檢出情況。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開展調整檢測體系混養檢測工作。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中等規模試驗還存在一定假陰性率,尚待進一步大樣本測試驗證。該公司總經理陳莉莉介紹,在提高核酸檢測能力方面,前期已進行過預試驗。一種已獲批的單管單人份核酸檢測試劑,通過改變產品形狀,將液體試劑變成凍幹試劑後,其檢測靈敏度可以達到目前的標準,且現場採樣到提取環節不與現有規範相沖突,非常適合大規模人羣篩查。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蘊韶認爲,我國核酸檢測試劑的產能和質量均是世界領先。3月16日~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臨牀檢驗中心做了889家核酸檢測的實驗室質評,陽性符合率達到97%。華大和達安基因可以做到1個~10個病毒的拷貝。也就是說,取樣中只要有新冠病毒就能檢測到,且不會出現假陽性問題。

他認爲,一項新技術短期內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他更傾向於利用現有存量。若湖北215家核酸檢測機構全部加入,每天每家做500人份,10天的檢測量則可達100多萬人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