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以来为什么宏观对冲基金表现这么差?附泊通、凯丰、从容对比

分享人:拙樸 来源:金斧子社区

最近在金斧子社区发了几句维护凯丰的言论,被其他网友喷是托。真是让人苦笑不得,说是托肯定是算不上的,毕竟你买不买基金与我何干?维护之意肯定是有的,毕竟凯丰实实在在是帮我挣到了钱的。对于在网络上声称自己的水平比某某基金经理更牛的言论,只能呵呵一笑。

闲闲吐槽两句,接下来进入正题,个人一直认为,投资要想赚钱,完全依赖别人是不现实的。选基金不比选股票更简单,配合什么策略、买什么产品、选哪家公司该做的功课一样也少不了。就拿之前买宏观对冲策略的基金来讲,不同流派怎么赚钱、各家公司擅长什么、基金经理有哪些特长都要去一一了解。

14年7月,有幸听过邱国鹭主持的一场小会议,当时邱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到现在来看极具前瞻性。其中一个观点是:中国将进入低增长、高通胀的“新常态”,增长和通胀就像跷跷板的两端,货币收紧增长就放缓,一放水就通胀,政策调控的腾挪空间会越变越小。此番言论是对这两年中国经济形势的神预测。

这场会议之后我就逐步把钱从股市里抽离了。从股市出来的资金陆续买了私募。宏观对冲策略的是买得最多的,这种策略不靠天吃饭,有较好的业绩独立性。算是成功避过了一轮股灾,没有让胜利果实缩水太多。

科普一下吧:

宏观对冲策略是一种基于宏观经济的深入研究,判断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走势,寻找和利用其中的不平衡,从而获得资本回报的投资策略。

优点:

宏观对冲基金有较好的业绩独立性,通过多空对冲较好的去平滑投资收益曲线。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也有机会去取得正收益。

缺点:

宏观对冲策略是做主观趋势研究,通过主观人为的投资决定,可能会出现投资研究失误的情况。必须要行业和大类资产有趋势性的机会,它才能表现得好。

宏观对冲近两年的收益情况:

2016年相对市场情况宏观对冲是逆势上涨的,优势得到体现。(投资策略中收益属于中上水平)

2017年就比不上股票策略了,但表现稳定。

2018年宏观对冲是亏的,相对其他策略中等水平。

宏观对冲基金有3大流派

1、 资产轮动派

通过大类资产轮动和对冲,获取大类资产趋势上的β收益。

今年亏得一塌糊涂的从容就是做这个的。插个题外话,今年股票不行、商品期货没有系统性的机会(某些板块还是有机会)、债券不断暴雷。从容想要获得β收益本身就很困难,奈何吕俊还出现了投资研究失误的情况,投资者日子十分不好过。

2、 股票流派

通过宏观视角主要投资于股票类资产法,兼用其他金融工具进行套利和风险对冲。泊通投资就属于偏股型的宏观策略。

3、 商品流派

通过全球视野主要投资于商品期货市场,采用多空对冲获取投资收益。

通过全球的商品市场,包括期货、大豆、棉花,原油等大宗商品,是个全球性的商品交易,采用多空的对冲机制获利。它的收益来源,来自于商品期货布局。之前凯丰就属于商品流派的宏观对冲,今年策略有所变化,现在更像偏股型。而且这个趋势 投资人是有迹可循的。

凯丰投资从14年加入债券策略,16年加入股票策略。16年底之前的基金,布局在债券和商品期货,16年底就不是纯粹的商品流派基金了,我就在这个时候赎回了,原因上篇文章说过了不赘述。

我的理财师之前帮我对比过国内比较头部的一些宏观对冲产品,发给大家看看。

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宏观对冲策略的收益都惨。唯一赚钱的是@梁瑞安管理的砥俊瑞安1号。

今年以来几大类资产都没有趋势性的机会,宏观对冲策略今年以来的收益都不好。反之也可以看到宏观对冲的局限性:获取阿尔法收益的能力非常一般,但贝塔趋势性的收益一流。

之前我说凯丰实力不弱,有斧友觉得是瞎说。不如来看看数据,下图以凯丰成立的时间为起点,对比了元葵、泊通、从容、凯丰的业绩。

不言自明,凯丰的业绩是最好的,泊通的业绩也平稳,从容赚趋势方面的钱,波动率最大,今年收益也比较差。元葵做大类资产配置,坚持稳健的年化复利,收益曲线很平稳。

最后还是那句话,做投资要知道自己赚的是什么钱,能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毕竟亏了钱心情会很不美丽。

量化偏好的轩:

看得见的手胡乱操作,宏观也难把握。

吃饭10分饱:

去年业绩很好,以为今年周期股有机会,能用期货的眼光去挑股票。不过这几周涨的趋势还是超过大盘的、耐心等待回本中

老陈:

图中曲线在6月份有两个明显的台阶,第二个是真实的下跌,这个台阶吓坏不少人,在产品群里有人希望卢总控制波动,我在群里发表的意见是:“我倒觉得卢总的逻辑没问题,目前股票是性价比最优的资产,风险收益比符合卢总1:3的模型,波动仅是果,不能成为因。逻辑没问题,果不好,只能说明卢总的择股能力有待提高,那就另说了哈。如果卢总在这个位置为了控制回撤而大幅降低仓位,那我肯定得赎回,因为跟我的理念不一致。”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私募聚焦”小程序可查阅

今年以来为什么宏观对冲基金表现这么差?附泊通、凯丰、从容对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