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司马懿在公元249年就已经夺权,但是直到251年他去世也没有称帝,当时的人都觉得他是想仿效曹操,不过他在临终前大呼四个字:\'\'慎之、慎之。结语:司马懿算计一生,但是临终前也有所悔悟,他的\'\'慎之\'\'就是要告诫自己的子孙不可贸然称帝,因为只要篡位,就必定要屠戮无数的反对者和无辜之人,这是他所不想见到的。

东汉末期,政局倾颓,官员腐败,由此引发了黄巾起义,并间接导致了地方军阀的崛起。这些地方势力逐渐不受朝廷管制,互相攻伐,最终经过了30多年的战火之后,曹、孙、刘一起瓜分了天下。可讽刺的是,这三家斗到最后,却被司马家族捡了便宜。他们隐忍了几十年,一朝发难就颠覆了曹魏,进入灭蜀、吞吴,建立了一统功业。

与汉末的扬、荀、崔等世家相比,司马氏其实算不得豪门,而其之所以能够崛起,其实都仰仗司马懿一人而已。现在来看,此人的眼光和城府连当时的曹操都未能猜透。公元201年,曹操将小皇帝和中央朝廷的一干文武都迁到了许都,司马一家也跟着到了许都。当时20岁出头的司马懿以及才气外漏,于是被征召,但是他却称病不愿就职。有人认为他是个儒者,不愿屈服的曹操的淫威,但其实他内心却是个权谋家,公元201年的曹操仅有兖州一隅,势力远不及袁绍等人,因此他不愿过早站队。

公元208年,曹操彻底消灭了河北的诸袁势力,并剿灭了乌桓,北方大局已定,在这一年司马懿再次受到任命,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和推辞,立刻就走马上任,可见其投机心理。不过在曹操时代,能人众多,他似乎一直进不了曹魏的核心,始终担任着一些无实权的小吏。为此他又相中了曹丕,最后助其上位,自己也水涨船高,一跃成为尚书,并封侯。

曹丕运气不济,在位7年就病逝,而他的死也让曹魏朝廷彻底分裂,皇室宗亲和世家大族不断地争权。开始时,宗族中的曹真等人都是能人,一直压制着世族,而曹睿也乐于在两家之间做平衡之术。认清这一点的司马懿于是选择蛰伏,即使后来宗室的老大换成了无用曹爽,他依旧处处忍让,甚至一度称病在家。慢慢地,他在魏国群臣的眼里就成了好好先生,以至于当他发动政变时,大家都觉得他只是报复曹爽,没有更大野心,所有人都被他骗了。

虽然司马懿在公元249年就已经夺权,但是直到251年他去世也没有称帝,当时的人都觉得他是想仿效曹操,不过他在临终前大呼四个字:\'\'慎之、慎之!\'\'。史料记载,他在病重后就一直梦见被以前害死的同僚的冤魂纠缠,精神日益恍惚,所以才在临终前说了那四个字。或许是害怕自己以后也会受到如此折磨,司马昭兄弟听了后到死也不敢称帝。

结语:司马懿算计一生,但是临终前也有所悔悟,他的\'\'慎之\'\'就是要告诫自己的子孙不可贸然称帝,因为只要篡位,就必定要屠戮无数的反对者和无辜之人,这是他所不想见到的。自己生前杀人无数,最后在临终前受尽折磨,因此他也不想自己的儿子日后重蹈覆辙。可惜的是大势不可阻挡,司马氏既然已经得到了权柄,他们家族就早晚会有人去打破最后的桎梏,而那个人就是司马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