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武陟妙乐寺塔修缮,某博物馆来人,要取走塔上文物,村民们拦住专家:“这是我们经常参拜的佛塔,任何东西都动不得!”

可是,博物馆专家只用一句话就镇住了众人:“你们当中,谁能保证这些文物不会再次被盗?”

没有人再敢吭声了。确实,当地人谁也没有保护文物的能力,谁也担当不起文物丢失的责任……

淑瑶 | 文

你知道在全世界信众的心目中

佛舍利塔的地位有多么受尊崇吗?

世界公认存世的佛牙舍利有两颗,一颗在中国北京灵光寺,一颗在斯里兰卡康堤佛牙寺。

2002年,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瞻礼。泰方派专机运送佛牙,泰总理亲自相迎,法师不断念经,护送佛牙上花车后副总理进行参拜,警车开道,武装直升机警戒,上万泰国百姓跪迎。

之后整整76天,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密密麻麻的信众不停参拜佛牙舍利,泰国国家电视台全程转播,礼遇极高!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

佛舍利指的是释迦牟尼的遗骸,有牙舍利和指舍利等。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把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分成8.4万份,造塔8.4万座,分供于世界各地,中国有19处,咱大河南就有3处,其中一处——“周洛州故都西塔”,据说是汉明帝所建白马寺的旧址。

该塔几经拆除、焚毁之后,早就从地面上消失了(此结论出自曾任洛阳博物馆副馆长的洛阳文博专家陈长安)。

另外两处,一处是武陟县的妙乐寺塔,一处是新密市的超化寺塔。

武陟妙乐寺塔

超化寺塔

凡是现世的佛舍利,都被全世界的佛教信众视为至宝,供奉佛舍利的佛塔也备受尊重。只要佛舍利出行,一定是场面宏大,戒备森严,瞻拜者芸芸,信徒甚至愿以命守护舍利安全。

文革时期,红卫兵欲挖开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以身护塔,以死保全塔下舍利。

如此说来,咱们河南的两座佛舍利也会备受重视,保护完好吧?

听我轻轻地告诉你:不然呀!不然!!

这样一座集佛学价值、艺术价值、建筑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千年古塔,咱们保护和开发的力度却是远远不够的。

妙乐寺塔“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主要原因,还是思想不到位、认识不到位,资金、技术不到位,妙乐寺被掩埋多年,未曾挖掘过;后期重修的寺院,也因换了“负责人班子”,资金乏力,虽经多年也未完工。

最近,我又去参拜了妙乐寺,只见塔前的那座“烂尾楼”还是“烂尾楼”,零零星星的信众偶遇一二。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好一片荒凉景像!

冷冷清清的妙乐寺塔

得不到领导赏识的佛塔不是好佛塔?从旅游城市焦作等方向去往妙乐寺塔的路标都很少见,仿佛是“丑媳妇怕见公婆”?这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小家子气,能吸引到什么游客呀?

不过,妙乐寺塔的命运,比新密塔超化寺塔还好一些。超化寺塔文革中被扒得一干二净,灰飞烟灭,现存的塔是近年来仿建的。

著名考古学家、登封人安金槐先生每次提到超化寺塔,总是一个劲地念叨:“密县人文化低,没水平,扒掉了超化塔……”

据说,超化寺塔遭到破坏后的时候,有人还挖出了佛祖舍利呢!但是舍利的去向呢?没有人知道了……

中国的19处阿育王塔中真的埋藏有佛祖舍利吗?

对此,一直有人怀疑,也有人仅仅把它当成故事。

直到1987年,考古人员对法门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法门寺

法门寺舍利

2002年,应台湾星云大师等邀请,法门寺佛指舍利到台湾瞻礼供奉。2004年应香港佛教领袖觉光长老等邀请,佛指舍利在香港瞻礼供奉。盛况空前、影响极大。

跟妙乐寺塔、超化寺塔同属国内19处阿育王塔的陕西法门寺塔,1980年代初也曾残破不堪,仅存有半个塔身,论保存完好度还不如妙乐寺塔呢!

但,为了修缮法门寺塔,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陕西省大手笔一次投资50亿元,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局协调征地拆迁,在法门寺遗址就地成立法门寺博物馆,组织开发法门寺文物资源和文化资源,原汁原味展现法门寺盛景;

成立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景区开发;

举办各种以法门寺为主,以舍利子为桥梁的大型文化对内对外交流活动,连接港台地区和国外佛教文化界,一方面促进法门寺文化的宣扬,一方面也传播了灿烂中华文明;通过网络传媒,纸媒等海内外媒体宣传,促成“法门寺热潮”;

完善法门寺旅游路线和路标建设。

法门寺

所以,近年来,法门寺塔名声大震,陕西省也跟着出风头。

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此地隆重召开,这是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

联谊会邀请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高僧,其中十一世班禅、星云法师等高僧亦在邀请名单之中!

国内19处阿育王塔,妙乐寺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它的文物价值极高,虽经“妙手空空”之徒多次盗塔,但文物仍大致保留了下来。

当年日寇入侵武陟,正值沁河地区连下几十天雨,河水暴涨,日军和国民党区长孟新吾怼起来了,双方互扒沁河,水淹沁南,互损兵力,对抗“角力”,不顾百姓死活!

连续的“扒河运动”,导致洪水将妙乐寺院全毁,泥沙淤没三米深,唯塔独存。

但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遭遇洪水是妙乐寺塔之大不幸,但二十多通不同年代的碑文、经幢因此被埋地下,地宫至今无人进入,所以塔内还有什么文物宝贝,谁也不知道,甚至地宫内是否还留存着阿育王当年送来中国的佛祖真身舍利?这个千古谜团,也是妙乐寺塔独有的巨大魅力所在!

如今的妙乐寺塔

可惜的是,妙乐寺塔的文物,在悄悄地不断流失中……

据当地人说:1994年寺塔修缮,某博物馆来人,要取走塔上文物,村民们拦住专家,不让他们带走文物,说:“这是我们经常参拜的佛塔,任何东西都动不得!”

可是,博物馆专家的一句问话就镇住了众人:“你们当中,谁能保证这些文物不会再次被盗?”

确实,当地人谁也没这能力,谁也担当不起文物丢失的责任。于是,铜铃被拉走了,换上了仿制的铜铃,就如同哑铃一样,再也不会响了。

究竟那些文物去了哪个博物馆?当地人不得而知。我曾遍询焦作文物网站,却寻而不得,在武陟博物馆的网上只有零星的关于铜狮的记载。

铜狮

养的“儿子”太多了,有些就顾不上了……

咱大河南乃是文化资源大省,在土坷垃里随便刨一刨,就是一堆文物,背后就能牵扯出一大串有价值的历史。

养的“儿子”太多了,有些就顾不上了。

正因为河南到处是文物,别的省份稀罕的古董,咱河南人可能都不放在眼里了,咱们急需的是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河南、“洋气”的河南,而不是古色古香的河南。

那些名声远播、早已为世人熟知的文物古迹,比如洛阳的白马寺、开封的相国寺等,它们本身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被文字记载了,流传下来;或者是风云际会,能跟某些历史名人牵扯上关系。

白马寺

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或者散落在小城郊外的文物遗址,虽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它们的命运确实很少被咱河南人所关注、所关心啊。

即使有人关注,也往往是出于对其商业价值的考量,如果随后发现其商业价值不大,亦会遭到冷遇,千唤不一回,一天比一天疏远。

比如武陟的妙乐寺舍利塔。

与同样是文物资源大省的陕西等地相比,河南真的做得不够好呀!

如何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散落各地的文物资源?确实是值得咱们每一个河南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