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城与长乐宫之间,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座西汉王朝专门用于储存武器的仓库遗址。从出土的格斗长兵数量来看,该类武器要高于远程类武器,说明当时西汉军团的兵种还是以骑兵与步兵为主,弓弩兵次之。

很开心又一次和您见面,探究历史,悟出道理。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我将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1975年左右,考古专家在江苏省境内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该遗址并非古人的墓葬,也不是宫廷遗迹,而是一座西汉时期大型的兵器库。兵器库中究竟有哪些兵器呢?它们究竟揭示了汉帝国的什么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人类都期待和平,但是取得和平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通过战争,战胜敌人,只有战争才是保卫和平的最好良药。翻开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其实也是一部战争史。从炎黄部落大战蚩尤开始,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再到后世王朝的更迭变换,其间无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刀兵。正是因为如此,用于战争的军械武器,才显得尤为重要。

正所谓“强汉盛唐”,西汉王朝的强大可谓是无比震撼,而西汉的军事武装力量也发展到了极致,令后世之人难以想象。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城与长乐宫之间,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座西汉王朝专门用于储存武器的仓库遗址。

该武器仓库遗址为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外墙长度约710米,南北外墙长322米,周长2400米。其整体共包括7个建筑,最大者长231米、宽45.7米,分为4座库房,至今还存在有排列整齐的石柱础。作为西汉的经济政治中心,首都长安是当时全国首脑生活的地区,故此长安城的保卫工作自然也被摆放在了首要位置。

此时有读者就会好奇,既然长安城内的武器库如此庞大,里面究竟存放着哪些武器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谈:

1.远程武器

汉代时期的弓弩,已经开始大批量装备于军队。相比于弓箭来说,弩虽然射程较短且威力小,但是其射速极快,弓弩兵可以做到即时发射,非常适用于中远距离作战。

遗址中出土的弩弓较多,每张弩弓都配备有几支弩箭,甚至考古学家们在对其简单复原后,还有不少弓弩能够正常发射。

除此之外,武器库中也同样出土了大批量的弓箭,它们的规格多有不同,可以配备给不同体质的士兵使用。

2.格斗长兵

格斗长兵刃包括矛、戟、铍、铩等兵器,这些兵器都是主力军团的作战武器,适合在马上马下穿透敌人的甲胄,达到一击制敌的目的。从出土的格斗长兵数量来看,该类武器要高于远程类武器,说明当时西汉军团的兵种还是以骑兵与步兵为主,弓弩兵次之。

3.格斗短兵

西汉长安武器库遗址出土的短兵,包括剑、刀等武器。刀剑是每一位士兵必须携带的副武器,专门用于近身格斗。

4.防护装备

护甲是士兵的第二生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皮甲、铁甲、头盔、盾牌等防护装备,体现了当时西汉的军容整齐,更间接的说明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先进。

西汉王朝强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可能很多读者会说,肯定是因为西汉王朝的经济繁荣,以及兵士的战斗素质高。可是相关专家却认为,以上两种因素只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还是由于冶铁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钢铁制作武器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开始盛行。不过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不发达,导致铁制兵器难以大规模配备于军队之中。至秦朝时期,秦军士兵依然配备青铜武器,只有将官以上的人物,才有资格拥有铁制武器。

相比于青铜兵器而言,铁制武器的优点非常明显,钢铁的硬度明显要高于青铜,这也就意味着,青铜兵器难以撕裂的青铜铠甲,很容易被铁制兵器穿透,继而大大提高士兵杀敌的效率。西汉已经脱离了旧式冶铁工艺,采用温度更高的窑炉对铁矿石进行熔化,因此得到的铁量相对更多。正是因为如此,西汉王朝开始为士兵大量配备铁制兵器,令其战斗力大大增强,为当时的战争胜利提供了先决条件。

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曾先后四次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北击匈奴,并在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中大败匈奴,为后世王朝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小编最后要说的是,我们要感谢考古学家,正是由于他们对文物的努力,才令我们意识到了祖先的伟大,华夏文明的昌盛,以及历史的漫长。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否让您有所触动,以史为鉴,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