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传播从重视朋友圈和发好朋友圈开始#

这一条大家看懂了照做,包你三个月后成为你朋友圈里的“专家”。

如果你是一家100人的企业,你能发动着100个员工去传播,那就是超级厉害了。

朋友圈是个秀场,朋友圈就是你的舞台,台下坐着5000位观众,你怎么让他们记住你、熟悉你并信任你?

这就是朋友圈营销,它属于新媒体营销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阵地。

今天整个微信生态的流量的80%是在朋友圈里完成的,可见朋友圈的重要性。

如果你的朋友圈装满了5000人,这个朋友圈的能量就相当于一个50-100万万的大号。毕竟公众号的阅读量80%也是来源于朋友圈。

下面是操作步骤:

1.首先来看,我们是怎么刷朋友圈的?我们一天要打开微信刷朋友圈100多次,平均每5-10分钟一次,这就是碎片化,√,今天的传播是碎片化下进行的。

2.碎片化的传播要求内容要很精简,不要说废话,每句话都说到点子上,发朋友圈最好不要超过140字(6行),超过6行信息会被折叠,需要再次点击“全文”才能看完。

3.请先做好你个人微信的装修:你的头像、名字、个性签名、地区等要真实,本来网络就是虚拟的,你在用个假名字假头像假地区,你想想谁能知道你是谁?谁敢相信你。装修好了以后请不要经常改了,改了人们就不认识你了。

4.给自己贴一个标签,你是谁?干什么的?大胆一点的话你可以说自己是××第一人,××行业第一代言人,要多去喊,脸皮厚一点,这玩意又不违法。这是一种方式。

5.围绕你的定位和标签去持续输出内容,比如你做企业家教育培训的,围绕老板关心的话题:管理/营销/产品/品牌/投资去输出。

6.学会用##,把你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营销管理#、#品牌打造#、#新媒体营销##消费升级#、#新零售#、#匠心产品#,分门别类的去写东西。我把这种输出方式叫“360°全方位立体式输出”。这样的形式本身就会显得你很专业和聚焦。

如果你需要销售,隔三差五把你的产品植入进去,哪怕是插播硬广偶尔发一发也不会让人反感。因为你不是只会打广告的人。

7.内容从哪里来?原创最好,其次半原创,实在不行还有一个方法:天下文章一大抄呀!那个作者不(参)抄(考)别人的呢!每年出来的畅销书随便都有100多本,那本书都够你发一个月朋友圈的,多读点书吧!拆分畅销书还有一个好处,它之所以畅销说明已经营销或一遍了,人们都知道有这本书,但是能去读的太少太少,中国人是不读书的。

你时不时的提一下畅销书作者和书名:比如达利欧的《原则》说什么什么…。

8.在内容下署名,让人们每次看完内容抖记住你一次,实际上能看过十次八次对你也就不陌生了。比如过去三年我经常署名:—新媒体营销祝老湿。

9.在相关主题的微信群里时常发一发,或者群里有讨论类似话题时发一发。

10.多给别人点赞,留言,自然别人也会经常给你点赞留言,留言要及时的回复。

11.注意配图,配图要与内容相关,注意竖屏的图,在朋友圈显示最完整和直观。

12.如上持续三个月,不管你朋友圈有多少人,他们对你的认知都会大大的改变。当然你最好是多加一些好友,你做营销的就一两百人,实在是说不过去。

13.如果你能隔段时间,把你的这些分享整理一下,凑够1-2000字就做成一篇公众号文章分享出去,还会给你带来新粉丝。

记得个人公众号内容末尾留自己的二维码,留公众号二维码意义不大。这是很多人的一个很大误区:很多人引流首先想到的是引流到公众号上,我告诉大家:假如你不是一家大点的公司,没有自己独立又成熟的APP,把粉丝放在任何一个平台上(比如公众号),都是错误的!

什么是流量?流量就是流来流去,你看着在平台上,其实还是在天上飘着,你无法和粉丝进行紧密的沟通,你找不到他,又谈何去建立信任感呢?又怎么能有转化呢?所以一定要记得要实时的把你的粉丝装到一个个人微信里,这样才能经常的沟通,最起码可以天天看到你的朋友圈。

14.同一个原理,你可以把这些内容粘贴复制到微博、头条号等上,组成新媒体矩阵,威力会更大。

15.90%的内容在早晚阅读高峰时发,10%的内容在周末发。晚上8-10点的传播效果是白天上班时间的5-10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