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廉的官员很多,但是民间流传最广的当然就是包拯包青天了。

这个当然和民间传说,还有《三侠五义》小说大火有关系。

还有就是民间老百姓普遍期盼清官,期盼能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

据说开封存有一个石碑,上面刻有北宋担任过开封主事官的名字,其中一个名字看不清,模糊了,那个名字就是包拯,人们太喜爱他,看到就想摸摸他的名字,久而久之,就模糊了。

这也说明是民心所向。

上文说为什么叫开封主事官呢?一般我们看电视不都是说,开封府尹包拯吗?

开封府尹,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首都市委书记,地位很高。

北宋的时候不是一般人能担任开封府尹的,担任开封府尹的一般都是太子。

当然就是挂个名,真正管事的,其实是“官职差遣”,叫什么,知……事,权知……。

这才是管事的,包拯担任的是权知开封府事,也就是开封府的主管官员。

开封府尹,他是没资格干的,除非他姓赵,还有就是他要是皇帝选定的接班人。

包拯主管开封府时间不长,但是办事铁面无私,却给人们留下了好印象,北宋那个时候民间话本小说很火,城市文化很是发达,加上作者的加工,包拯流传甚广。

包拯主要给人的印象是铁面无私,而不是清廉。

铁面无私,就能相对公平,人们就能接受。凭什么你成绩差,到了选拔的时候你就有机会上最高学府,最后还能开公司?

在官僚社会下,这就很难能可贵了。

至于清廉,北宋的官员工资水平那是相当高。可以和现在对比一下,一般的京官,政府发的东西就相当于几百万元,多吧。养活一大家子绰绰有余,为什么还要贪污?除非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所以包拯的生活很滋润,如果包拯生活在明朝,未必就能那么清廉了,担任古人作古,我们也看不到那一刻了。

另一个主人公就是明朝的海瑞。

因为他的事迹,没有像《三侠五义》那样流传那么广,而且拍他的电视剧也不是很火,所以他的知名度,就没有包拯那么高了。

但他却是相当的清廉,这个是事实,历史上穷困潦倒,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清官(民国之前),应该无出其二了吧。

明朝朱元璋小时当过乞丐,痛恨那些贪官污吏,所以他对待官员比较苛刻。

明朝官员的工资是很低的,养活一大家子根本不够。

但是终明一朝276年,居然出了一个海瑞,这也是历史奇迹。

海瑞收入低,却不贪污一分钱,那么他的生活怎么样呢?

过节了,也好像是海瑞母亲生日,他走到集市上,问一个卖肉的小贩,来二两肉。

小贩送走了海瑞,痛哭流涕:我居然卖给了海青天二两肉,这是个世界奇迹。

这一点都不夸张,海瑞常年是吃不起肉的,至于菜呢,基本是自给自足,自己种,如果吃不了还可能拿到集市和小贩抢生意。

海瑞的衣服常年打着补丁,为了省钱,他的妻子儿女,他不接到任上,少一张嘴,就少一份开销。

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却还能保持清廉,佩服,心里话。

一般人肯定做不到。

所以海瑞才能名留青史,至于做事,他这个人比较直,和当时的官场有些格格不入,他这样做事也可能和性格有关系。

如果他为人圆滑,深通官场之道,未必就能出淤泥而不染,两袖清风了。

这两个青天大老爷,哪个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他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