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友“小刷子”说,长期停在公共停车场的车辆有的已经严重破损,有的没有牌照,既占用紧张的车位又影响环境,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希望车主能够及时开走自己的爱车,同时也呼吁有关方面能够给予关注,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妥善进行处置,让免费停车场给更多的市民带来实惠和便利。就停车习惯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在路边停车的车主后,发现“图方便”成为车辆不进入停车场的主要原因。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一度成为热点话题。许多人都说,咸宁城区停车难是停车位紧缺造成的。但记者在走访城区一些道路和停车场时发现,一些人行道被占而停车场却闲置,有的停车场爆满但都是“熟面孔”。为何出现这种停车怪象?如何提高停车场使用率?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采访。

现象: 人行道被占,停车场闲置

11日,记者在温泉城区潜山路走访时看到,马路人行道被违停车辆占用,醒目的禁停标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行人只能与汽车抢道,险象环生。

附近居民朱先生说:“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总是车满为患,大量私家车违章停在人行道上,人行道附近设有禁停标识,可不管用啊,不少车主视若无睹,之前城管还来管一下,城管一走,照样霸占人行道。”

记者在潜山路看到,离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远处就是老外贸停车场。停车场1小时以内免费停车,停车超过1小时后每小时收费3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收;一天内,最高收费不超过24元,摩托车、电动车等免收停车费。不过,记者发现,老外贸停车场多数泊位空置。

“我们这里自从建起来后,从来没有停满过,100多个车位一直都是十几辆车停放,重大节假日也就50来辆车。”老外贸停车场保安介绍,为了吸引车辆进入停车场,他们还与周边银行合作,给前往银行办事的车辆免费提供车位停放。

“效果不怎么好,前来办事的人还是习惯将车子停在银行大门口的人行道上。”淦河大道上的工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说,他们为了引导车辆进入停车场,在银行大门口醒目的位子贴出了免费停车的告示,在马路对面都能看到。

停车场内“有位无人停”,停车场周边却随意乱停,这样的现象在滨河东路停车场、香吾山公园东入口停车场等处也同样存在。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我市部分停车场的停车率不高。而除了这些实施有偿服务的停车场外,一些免费开放的小微停车场也出现“内松外紧”的问题,很多车主没有“停车入库”,而是随意将车辆停放在小微停车场周边区域。比如书台街小微停车场、滨河东路小微停车场等。

有的停车场空置着,有的停车场爆满。爆满的停车场里,许多是“熟悉的面孔”。

当日,记者来到南楚公司门前小微停车场,车辆停的满满当当。不仅停车位上停满了车,场内通道、出入口一侧都见缝插针地停着车子。有的车子干脆就停在通道中间,把其他车辆堵了个结实。

“三、四年前,这里的停车位随便停,随时来随时都可以停车;两年前,上午10点后就不容易找到车位停车了,现在早上七点不到,这里便不容易找到停车位了。”前来办事的市民周先生说。

记者来到岔路口农行门前小微停车场,全部停满了车辆。站在入口处,只见一辆白色轿车停在了通道上,司机下车查看后指着一辆车说,这些车子怎么没有人来移走呢?

记者看到,这名司机指着的是一辆微型面包车,车身很脏,车窗上积满厚厚的灰尘,两个轮胎也是瘪的,看上去停放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银行的保洁人员说:“这两辆车停在这里已经好久了,这个停车场几乎都是被附近门店老板的车,还有这些长时间停放的车辆‘霸占’”。

原因: 市民规范停车意识淡薄

为何出现“一边停车难,一边停车场半闲”这种奇怪现象?

市城管委办公室主任董宏亮说,有的是被人“圈占”导致“闲置”的,有的则是因为停车场要收费,或者“要多走几步路”。

董宏亮告诉记者,市城管委在城区建设小微停车场主要用于“临时停车”,如果成了“专用车位”或者被杂物占用,那“周转率”就很低,起不到临时停车的作用。

采访中,许多车主也特别提及“圈占车位”现象,并认为一些商家将路边临时停车位当成私人车位,使得原本有限的停车资源更为紧张。记者在走访中也注意到,银泉大道、金桂路、咸宁大道等路段上,一些小微停车场的停车位上摆放着石块、椅子、反光锥或一些杂物,以阻碍车辆停放。

就停车习惯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在路边停车的车主后,发现“图方便”成为车辆不进入停车场的主要原因。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出门办事时间很短,先把车停在路边,很快就会开走,所以觉得没有必要绕进停车场。也有车主表示,路边停车也有“从众心理”,一旦有第一辆车停在路边,很快就有人“跟风”停在路边。还有车主表示,如果把车停到停车场内,还要走很远,比较麻烦,因此就在路边或人行道上停了,反正也没有人来管。记者随后又采访了好几个车主,他们表示都不知道哪里有免费的小微停车场。

问及为什么不怕被贴罚单车被拖走?不少车主回答“自己运气不会这么差”,普遍抱有侥幸心理。

“司机心存侥幸,规范停车意识不强,只顾自己方便,见有空子就钻,路边随意乱停,这确实是停车顽疾久治不愈的原因。”董宏亮说,部分停车设施没有经过总体规划,空间分布不合理,部分停车场地没有经过专业设计,也会造成利用率偏低。

对策: 运用新技术改善停车管理

“规划是龙头,建设是主体,管理是灵魂。”业内人士分析说,当前我市对停车问题的管理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如交警、城管部门等,建议改革停车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过渡是大势所趋。

“加大对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短时间能取得一些成效,但治标不治本。如果不能有效缓解停车位供需矛盾,转变车主停车观念,严管态势稍一松懈,停车乱象很快会再生。”董宏亮表示,近期市城管委将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违法停车专项整治力度。与此同时,尽可能增设停车位,缓解停车位供需矛盾,方便百姓出行。

近年来,市城管委积极开展查漏补缺,重新施划因道路改造消失的停车位,符合设置停车位条件的做到“应划尽划”。

为缓解停车难,技术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应充分运用新技术,提升停车信息服务水平。董宏亮说,目前,城区道路临时停车位已经上线智慧停车系统,市民可实时查询、远程预订车位等。他表示,小微停车场可以引进智慧停车技术,例如,提示邻近车库的停车位空余情况,引进电子支付、蓝牙等新技术增加停车场通行能力等。

“个人素质也要提高,要有序停放车辆,不能只贪图自己一时便利,忽略了他人的方便,甚至给他人造成麻烦。”董宏亮说。

网友热议:谁在占用公共停车位

近日,小微停车场使用率低,城区停车难等话题引起了网友热议。

网友“美好时光”说,小微停车场基本都在闹市区或者是游乐区域,而且还是免费的,为前来游玩、休闲的市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今车位被这么多“僵尸车”长期占用,实在太不应该。不管是小微停车场还是道路两边的停车位,都应该有专人管理,严禁沿路的商店将这些公共的停车位占为己有。

网友“小刷子”说,长期停在公共停车场的车辆有的已经严重破损,有的没有牌照,既占用紧张的车位又影响环境,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希望车主能够及时开走自己的爱车,同时也呼吁有关方面能够给予关注,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妥善进行处置,让免费停车场给更多的市民带来实惠和便利。

网友“这里有鱼”说,有些停车场的位子很偏远,一点都不方便市民停车。建议除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建停车场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也要预留和规划必要的停车场地。

网友“暗袖盈香”说,最近相关部门也在管理车辆违停,希望在加大对乱停车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市民文明停车,规范停车意识,让更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网友“阿晨”说,前段时间城区道路两旁实行了机动车停车收费,对遏制僵尸车停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提高小微停车场停车位周转率,可借鉴其他一些城市的做法,因地制宜试行“停车收费”。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