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湛江吴川举行的群众性足球比赛中,有一支球队在半决赛中被淘汰,他自认为遭遇判罚不公,最终只能争夺三、四名。这支球队在三四名排位赛中踢出了大比分。在比赛进行到约70左右的时候,比分已经达到100:3,鉴于难堪的比赛场面,现场直播信号终止,此事在网络上发酵。

而在比赛70多分钟里丢100球的那支球队就是遭遇“判罚不公”的所谓“受害者”。赛后,湛江吴川足协发布声明说,丢球多的一方存在消极比赛。

你能不能尊重裁判的哨音?

晏子对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用消极比赛来对抗所谓的判罚不公表达了批评的态度,但是我的言论遭到了很多网友的攻击。在他们看来,判罚不公是导致消极的比赛的罪魁祸首,消极比赛是对判罚不公的一种无言的抗争,遭遇判罚不公者是受害者,为什么不去批评那些裁判,反而要去指责消极比赛的人呢?在他们看来,判罚不公比消极比赛更可恶。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晏子依旧坚持消极比赛应该重罚,而判罚不公有申诉的途径和空间。

后来很多球迷,包括一些知名足球裁判,对于当场比赛的判罚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多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当场比赛的裁判在引用国际足联新的足球判罚规则,而球迷和球员则依旧延续之前的比赛判罚规则,所以在比赛判罚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裁判和球迷及球员认知上的差异。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判罚不公,其实是球迷和球迷认知上的错误,只不过在当时的业余比赛中,当值主裁判似乎过于较真。当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我们发现消极比赛的这种行为似乎不可饶恕,它伤害了足球比赛公平的精神,藐视了场上的对手,也损害了自身的权益。

对球迷纠结的问题,即先有“判罚不公”,后有消极比赛,因此认为消极比赛正当的这种观点,晏子认为在逻辑上存在错误。举一个例子,别人骂了你一句,结果你一棍子将人家打死。然后你将所有的责任推向骂你的这个人,这无论是在人情还是在法律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从事情的严重程度上来看,所谓的判罚不公,就相当于别人骂了一句,而你的消极比赛无异于将骂你的人一棍子打死,如果能够认清这种现实,无论是球迷还是球员,才能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足球比赛应该遵守规则

从另外一个逻辑上来看,你认为裁判判罚比赛有误,然后在上诉后随即进行消极比赛,这和一些群众“越级上访”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还拿骂人的例子来分析,当别人骂了你一句的时候,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回应?保持沉默,或者骂回去,这似乎在正当防卫的范围之内,但是你一棍子将其打死,这至少在法律的层面上就属于防卫过当,或者我们叫越级上访。所以从此次事件来看,消极比赛者的反应程度,超越了应该有的界限,自然不能被大家认同。

如果不能遵守足球规则,就应该挂靴

总而言之,判罚不公不能成为消极比赛的挡箭牌。它逾越了一定的限度,违背了体育运动积极拼搏,公平公正的精神,破坏了体育游戏的规则和生态,这样的球队不配进行足球比赛及开展相关体育运动。

(叶晏慈原创并授权本平台账号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