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时的东京(今开封),每天都是这样热闹的。开封的美食令人垂涎。

最近,王凯、江疏影主演的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

该剧自开播以来,相关话题频上热搜。

官家与曹皇后何时圆房,让网友操碎了心;

公主徽柔与怀吉的爱情,更是让人心疼......然而,抛开这些热议话题不谈,《清平乐》还有没有其他看点呢?

答案是,有的。《清平乐》基本上还原了宋朝的风雅气韵,剧中各种唯美的画面,让人眼前一亮;它的打光、构图、调色、服化道具,样样都很精致......

同时,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与热闹,也让人心生向往。

东京究竟在哪?

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历史悠久,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

北宋时,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她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的繁华

《清平乐》中有一集,官家邀请皇后与大臣韩琦,一起微服出行,夜市上人来人往,各种竞技活动热闹非凡......看到这里,不要以为,这种场景只是演演而已。

那时的东京(今开封),每天都是这样热闹的。当时,东京的人口已经突破百万,而欧洲明珠—威尼斯的人口还不足十万。

宋人孟元老曾在东京生活过,他写下一本《东京梦华录》,书中是这样描绘的: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北宋画家张择端,更是在五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上,用近似写实的笔法重现了东京城的富贵磅礴。

透过《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我们不难发现,当年的开封就是一个,除了没有电和wifi,几乎与现代的北上广,没差别。

当时,开封城中店铺达六千多家。京城中心街道称为御街,宽两百步,路两边是御廊。朝廷允许市民在御廊开店设铺,沿街做买卖。

据说,当时每天有成千上万头猪,被赶入城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鱼,达数千担。还开有夜市,日日夜半三更才散场。市场交易,动辄千万。

逛夜市的人流中,不乏穿金戴银的女子,一通夜游之后,她们常会落下钗钏首饰。

这时就有人,专门去捡女人们落下的值钱玩意儿,“扫街”过后,可能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有了。

北宋期间,开封除了经济发达,文化艺术方面,更是繁荣昌盛。

细心的观众,应该已经看到,《清平乐》中已经出现了晏殊、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司马光这样的“文学天团”,他们至今留下了多少“背诵并默写全文”的经典之作。

还有未出场的王安石、曾巩等——“唐宋八大家”中六位宋朝文学大家,皆出自仁宗一朝,这是何等排面?

东京城内,一派盛世景象,天子仁爱,庶民守礼,没有良民和贱民的划分,推行契约制;科举考试门户大开,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凭才华扭转命运……

“平等、包容、开放”,这本属现代化都市的定义,在北宋的开封得到了全新的阐释。

开封的古色古香

曾经繁华已成过往云烟,现今盛世亦终将如此。《清平乐》里,官家一世以仁治国,但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更新换代。

历经沧桑数千年,到了铁路时代,开封这座500多年国都、600多年省会的城市,终因地理环境等原因,错过了成为中国铁路网心脏的机会。

河南省会于1954年,迁往郑州。

但千年古都,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她本有的光彩。如今到开封,漫步每条街巷,无不古色古香,精美绝伦。

“来开封不游龙亭,就等于没来开封”。

龙亭是开封王气的象征,见证了古都的繁华沧桑,她位于开封城北,雄踞于高达13米的青砖台基上。

远远望去,龙蟠虎踞,气势不凡,这里曾是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金朝末年在开封定都时的皇宫禁苑。

龙亭坐北朝南,殿前有东、西二湖环绕,中间有一条南北大道将湖隔开。

走在湖中通道上,心中总会生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圣感,或许那里有传说中的天子之气吧。

沿路两旁宽阔的湖面上,微风一过,波光粼粼,这风也吹过宋仁宗吧?爬上龙亭向南望去,一堤,两湖和人潮。瞧瞧,这就是朕的江山。

从龙亭午门一直往南是开封旧城的中轴线,现在是繁华的中山路,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的御街,在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

“开封城摞城,龙亭宫摞宫,潘杨湖底深藏多座宫”,这是独属开封的一大奇观。

白天在龙亭感受了皇家气息,夜晚自然要到清明上河园,看世态民心。清明上河园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体现那年那月那时的的人间暖夜。

朦胧月色下摇橹的划水声,璀璨灯火里美食的热炊烟,似梦的歌台舞榭,如画的宫室亭台......在清明上河园这绝美月夜里,唯愿与你一起梦回大宋。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州。”

在开封,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过往。那千年不倒的铁塔,阅尽人间风云;开封府邸庄严肃穆,大相国寺雄伟壮观,宋都御街富丽堂皇......

人在开封,心头的感动此起彼伏,有些情愫无法言说,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你可以无动于衷,也可以继续漠视,但总有一天它会跳出来召唤你。

来开封吧,当你看懂了开封,也就看懂了人生。

开封的美食令人垂涎

“官家,晚膳已备好”;“去趟清风楼,吃顿羊羔酒,再来份羊汤”......《清平乐》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台词。

剧中后宫娘娘们不宫斗,聚在一起就是酿酒,做饼,各式甜点、蜜饯果子让人眼花缭乱;大臣也不闲着,动不动就表演一出“报菜名”......这是非要观众馋到口水直流。

很庆幸的是,那时的美食,很多都传承下来了。现在来开封,宋时官家尝过的美食,你也可以大快朵颐。瞧妹先上几道名品,让你过过眼瘾。

来一道黄焖鱼。采用精选黄河草鱼和小鲫鱼为主料,用面粉挂湖,再油炸至金黄色,配以大料、卤汤焖制而成。

鱼鲜味美,汤料香醇,要上一碗,你品,你细品,真是鲜美啊,再来一碗。

每逢夜市出摊之时,羊肉炕馍排队购买的人是比较多的。

有的摊主,一晚上可以卖出二、三百个。它采用最古老的美食制作方法,把羊肉末、葱末、盐、孜然均匀撒到饼上,然后再拿一张薄面饼盖在上面。

炕馍火候是关键,当饼反正面都烙焦黄了,往中间一叠,羊肉炕馍就做好了。趁热吃上一口,外焦里嫩,入口香脆,超级爽口。

在开封,很多看似普通的食材,却做成当地的著名小吃。比如这一只只金黄色鸡子,和普通烧鸡差不多,但它却是开封当地名吃,还有个奇怪的名字——桶子鸡。

鸡的腋下挖个小口,把里面所有内脏都空,然后把汤灌进去;煮熟以后,把汤倒出来,这样鸡的里外一样入味,咸香嫩脆,肥而不腻,好吃到爆。

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垂涎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开封的美食,着实品种众多,数不胜数。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开封,甘愿做个俗人,放慢脚步,吃吃喝喝。

“听城门之外,河道之外,楼宇之外,烟雨之外,开封欲显灵秀的心音。你在,历史就在,根在开封,魂在开封……”

一千年前的人看世界,目光会定格在开封;一千年后的我们,在《清平乐》中那些绮丽曼妙、唯美多姿的画面里,看到了曾经的开封。

那时的灵山秀水,那时的柔情百转,如今依旧在。

一起去东京走走吧,官家的多情,丹姝的无奈,徽柔的遗憾......无需穿越,在开封,静下来,就能感受到。

附实用攻略一份,供参考。

行前准备

证件: 旅行除了带上自己的身份证之外,如果有学生证、军官证、教师证、老年证也要带上,这样在一些景区可以减免门票,能帮你省去一大笔的门票费用。

衣服:开封四季分明,春天长袖长裤、夏天短衣短裤(夏天可以带件外套防止夜晚降温或者空调房间的冷气),秋季毛衣毛裤,冬季羽绒服。

现金,信用卡:可以备一些零钱,以备做公交车的时候用。消费水平:开封的消费水平不高,交通、住宿和餐饮费用也很低。开封小吃很多,大多不贵。到小点的餐馆吃饭,一般10-20元就可以搞定。

最佳旅游时间

开封一年四季都适合旅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

热门景点

开封的景点比较集中,大多数都集中在龙亭区,各景点之间离的也很近,很好找,逛起来也很方便。

必去景点有: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邸、大相国寺、天波杨府等。

交通

外部交通:中国很多城市都有直达开封的火车和汽车。如果坐飞机,需要先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再转乘到开封的汽车。郑州到开封也开通了动车,坐动车到开封,票价19元,车程半个多小时,十分方便。

内部交通:可选择出租车、公交车、人力三轮车;

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2公里),以后1.3/公里,还需要再付1元燃油费。公交车实行1元制票价,覆盖到全市主要的繁华地区,一些公交车也可以直达景区门口,十分便利。

开封市内交通很发达,到各个旅游景点也很方便,开封大多景都在市区,景点间的距离很近,搭乘人力三轮车,也是十分便利的选择。

美食

开封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十大菜系中“豫菜”发祥地。

开封菜以独特的汴京风味成为豫菜的优秀代表之一。在开封的众多美食中,最为吸引人的是鲤鱼焙面、桶子鸡、套四宝等。

同时,开封的小吃也是十分有名的,而且种类多,味道丰富。例如小笼包、黄焖鱼、杏仁茶、羊肉炕馍、炒凉粉、八宝饭等。而开封的美食主要集中在西司广场夜市和鼓楼一带。

购物

开封商品种类繁多,值得推荐的物品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包公豆、开封花生糕、鲍乾元毛笔、杞县酱菜等。

住宿

开封市区不大,最为热闹的市中心在鼓楼区,这里距离开封府、包公祠和清明上河园等著名景点很近。

消费水准不是很高,住宿价格也比较适中,经济型酒店标房价格在100—180元之间;城西是新区,有一些较为高档的酒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