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第五季圆满收官了,“王牌家族队”也暂时走出大家的视线,每周五不再期盼。关于沈腾要离开王牌家族的消息,此起彼伏。

从杨迪参加王牌的次数,节目组硬把杨迪塞给沈腾做好朋友,到沈涛调侃“答不对换杨迪”,再到沈腾自己说“我觉得杨迪确实可以取代我”,对花花说“下一季有你没我”,种种迹象表明,第六季,沈腾大概率不会再来了。

那么,没有了沈腾的“王牌家族队”还是“王牌家族队”吗?没有了沈腾的《王牌对王牌》,还能如此火爆吗?

《王牌对王牌》节目已经播了五季,第一季第二季,王祖蓝,白百合做队长的时候,节目收视率并不高,节目质量也一言难尽。节目组主要依靠请来嘉宾流量和数量,支撑整个节目。

直到沈腾成为常驻嘉宾,节目开始慢慢火热,大爆。沈腾,王源,贾玲,欧阳娜娜成为一个新的组合。沈腾和贾玲是喜剧演员,搞笑担当,能抛梗接梗,制造了很多搞笑环节。

到了第四季,王源和欧阳娜娜退出,沈腾,贾玲,华晨宇和关晓彤组成“王牌家族队”。这次,这个组合,彻底炸裂了。自此,《王牌对王牌》节目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沈腾是“王牌家族队”的灵魂,是沈腾的控场能力,搞笑能力和综艺感,撑起了整个节目,当然,也少不了贾玲的配合。90%的观众是冲着沈腾和贾玲而来,同时也被花花和晓彤圈粉。但试想,如果没有沈腾,贾玲独木难成林,花花和晓彤没有“综艺能力”,这个组合就会坍塌。

是沈腾,把一档挑战类节目,变成了搞笑节目,是沈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王牌》,是沈腾,在舞台上贡献了无数的包袱和笑点。

可以说,沈腾凭借一己之力,把《王牌对王牌》提高到一个新的地位。如果第六季,沈腾离开,找不到和沈腾旗鼓相当的“综艺咖”,《王牌》节目就会被拉低一个档次。

那么,杨迪可以取代沈腾吗?很显然,不能。杨迪和沈腾根本就不在一个段位,虽然杨迪也是“综艺咖”,也有足够的能力搞笑,也可以活跃气氛,但他的喜剧能力,和沈腾差得很远,情商也有待提高。

沈腾搞笑游刃有余,很多时候他通过自黑,来制造笑点。杨迪则不然,杨迪是通过嘲讽他人,开他人的玩笑,制造笑点。尺寸一旦拿捏不当,会出现尴尬场面。比如佟丽娅那一期,在杨迪不停的“冷嘲热讽”下,丫丫的脸上已经挂不住了。

可,沈腾明显累了,疲惫了,没有多少包袱了。一直周旋在综艺的舞台上,会消耗掉他的创作能力。喜剧创作者只能在幕后不断挖空自己,从而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为了逗笑观众,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台上呈现的几分钟。

所以,沈腾的离开,势在必行。

那么,第六季《王牌对王牌》最大的问题,是沈腾离开吗?不是,嘉宾的离开,是节目组必须在考虑范围内的,毕竟嘉宾不可控。没有任何一个嘉宾,是可以万年不变的。

《王牌对王牌》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嘉宾的取舍,而在于节目本身。第一,节目定位不准确。

《王牌》节目的定位是什么?访谈类节目?怀旧类节目?挑战类节目?搞笑类节目?

沈腾的加入,把王牌节目生生变成一档搞笑类节目,这是节目最大的悲哀。一档综艺节目的定位,居然让嘉宾牵着鼻子走。

那么,如果沈腾离开,节目如何回归?如何定位?如何继续?第二,游戏的一成不变。

《王牌》节目的游戏,五季以来,一成不变。也难为嘉宾和观众了,看着如此单调的“传声筒”“你比划我猜”“猜歌词”这几个游戏,连续看了五季。幸亏有沈腾的存在,沈腾用自己的表演,赋予这些游戏新的内容,每一次表演,都让我们乐不可支。

如果仅仅是像张柏芝说“白雪公主和贾玲没有任何关系”,像黄晓明直接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岂不是索然无味?第三,煽情环节。

大家看综艺,就是要看个热闹,图了乐呵。可是,王牌节目组致力于煽情,在怀旧卖情怀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直到06超女的翻车,节目组才稍稍有了反思的意识。

可以说,大型的,经典的,传播甚广的剧组,王牌节目组几乎都请来了,古典的比如《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天龙八部》,现在的比如《流星花园》《延禧攻略》,甚至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庆余年》等剧组演员,请到节目现场。

一次两次三次,观众还喜欢看,挺卖账,可次数多了,就有些审美疲劳了。毕竟,请这么多剧组演员,仅仅是一波回忆,仅此而已,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正因如此,“谍战剧”那一期,才最受欢迎。有悬念,只是“夜鹰”人选的设定不太好,如果换做王丽坤可能会更有看点,有包袱,沈腾,贾玲加上沙溢,那可是笑点满满,没有煽情,没有回忆杀,没有尬演。

既然嘉宾是不可控的,那么,第六季《王牌对王牌》节目组面临的问题,就是对揣度观众的喜好,要用心做节目,改变千篇一律的节目模式。观众不是傻子,用心与否,一目了然。

假如不能留住沈腾,假如嘉宾搞笑和控场的能力欠佳,那就需要故事情节来铺垫。节目组能像设计“谍战剧”那样,每期都有一个主题,让嘉宾玩得尽兴,观众自然也看得不亦乐乎了,收视率自然不在话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