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倩女幽魂》故事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想必大家也看过不少,令人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也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宁采臣与聂小倩的凄美爱情,二是燕赤霞大战妖怪时的精彩打斗。

要说哪个版本的《倩女幽魂》把这两大看点演绎的最精彩,那就不得不提名王祖贤版本的《倩女幽魂》。幽怨的女鬼让爱情更显凄美,姥姥那又大又长的舌头让人毛骨悚然。

经典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却可以创新。就在前不久新版的《倩女幽魂》已经上映,因为打着致敬经典的旗号,也就难免会拿来被人比较一番。由于经典是以宁采臣与聂小倩的爱情故事为主体,所以很多观众把焦点放在了男女主的爱情上,但出乎意料的是编剧和导演却没有把焦点放在爱情上。受电影时长的影响编剧、导演舍弃了对爱情的铺垫,让男女主迅速相爱为所要表达意愿的让出了时间,这一做法在影片播放后引起了很大争议。

赞同的人认为这是创新,不赞同的人认为这是魔改。那么淡化爱情的《倩女幽魂人间情》真的如此不堪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见解。

今天我就来谈谈自己的拙见,谈谈《倩女幽魂之人间情》中爱情之外的美好——希望。一、从故事背景中萌生希望

在王祖贤版本《倩女幽魂》中影片是以聂小倩色诱并杀害书生为开篇,不仅交代了故事的主人翁是聂小倩,而且也为观众留下了疑问。

聂小倩为什么要引诱书生?脚踝铃铛摇响时引来了谁?是谁出现害死了书生?聂小倩又与她有何关系?

一系列的悬念设置,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也引发了观众的看片欲望了。

而新版《倩女幽魂》则没有那么多悬念,一开场就让捉妖师与妖怪来了一场对决,捉妖师也当场就被KO掉了。

导演用这场战斗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关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故事,同时也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妖魔横行的故事背景。

那面对妖魔肆虐的社会环境,观众又最想看到什么呢?

我想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妖怪被打败啊。”

导演用故事背景的构建以及恐怖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妖魔的可怕,同时又让我们在心里萌生出了打败妖魔的期盼(即希望)。二、从色彩象征中看到希望

在影视剧中,色彩往往在视听语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也能构成不同的叙事内涵。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就来借助影片中色彩的运用,来感受一下导演所要传达的意蕴。

1、灰暗:压抑与冷漠

《倩女幽魂人间情》开场时,导演便用阴雨天这种自然的灰暗色为观众塑造了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

当宁采臣来到郭北村时,导演又用灰暗色来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宁采臣所到之处,随处可见坑蒙拐骗、仗势欺人之人,就连店小二也是一副狗眼看人低的姿态,人与人之间毫无温情可言。

2、红色:喜庆与危险

在中国传统习俗里,结婚时新郎新娘都会穿红色服饰以示喜庆,影片中的聂小倩嫁给黑山老妖时也穿了一身红嫁衣,可是她的红嫁衣还有黑色的元素。

红色本应该热烈张扬充满希望,但与黑色结合时,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有带着隐藏的危险的意味。

另外,在黑山界这个空间里,导演也采用了黑色为背景板,新娘们穿着一身红色嫁衣站在黑暗里,又给影片增添了一丝诡异感。

3、暖黄色:情欲与光明

《倩女幽魂人间情》整部影片运用最多的颜色是暖黄色。

开场时大船上暖黄的光亮与笼罩在阴雨之中阴暗的荒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暖黄色灯光照耀下的船舱内室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那些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子(指女妖们)又给男人们(指捉妖师们)释放出“温柔乡”的讯号来引诱众男子,在这里黄色又有情欲之意。当姥姥出现后,看起来金碧辉煌的屋子,又变成了破败的院落,因此,这里的暖黄色还可以理解为虚幻的假象。

而在大多时候,暖黄色是作为灯光的形式出现的,影片中随处可见黄色灯笼,做照明之用,有一种指路明灯之意。

影片最后,黑山老妖被打败启动了转妖轮,转妖轮入口的颜色也是暖黄色,而转妖轮又有重生之用,所以,这里的黄色又可以理解为光明与希望。

小结:

从最开始的灰暗色到中期的红色再到最后的暖黄色,色彩的运用不仅烘托环境气氛,也渲染人物命运,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三、从人物情感中解读希望观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宁采臣再合适不过了。

宁采臣的出现照亮了聂小倩黑暗的人生,为燕赤霞心中的正义提供了生长条件,也为这个阴郁小村庄注入了一丝人性之光。

①人妖恋:宁采臣和聂小倩

宁采臣是人,而聂小倩是妖,他们之所以相爱是因为他们拥有同样的本质——善良。

聂小倩死后被姥姥抓走,每天都过着色诱男人吸取魂魄的生活,她见到男子的都是见色起意之人。而宁采臣不同,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宁采臣的善良让聂小倩感受到了久违的人情味,也唤醒了聂小倩骨子里的善良。

②姐妹情:聂小倩和双双

影片中除了宁采臣,双双也是真心对待聂小倩之人。在黑山界为了救聂小倩,双双还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双双的遭遇,影片并未详细说明,但从她对待小倩的态度来看,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她和聂小倩一样,是被迫为妖的。

当她看到宁采臣奋不顾身来到黑山界救小倩时,她内心的善良也被唤醒了。双双知道自己是没有机会逃脱这里了,但小倩有,于是就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小倩的希望。

③兄弟情:燕赤霞和知秋一叶

妖都有情了,人怎么能无情呢?聂小倩与双双上演了姐妹情,燕赤霞与知秋一叶则上演了兄弟情。

别看知秋一叶与燕赤霞整天打来打去,但真到了危险时刻,知秋一叶还是很关心这个兄弟的安危。

④友情:宁采臣与燕赤霞

燕赤霞因为不忍心看到宁采臣这个好人命丧妖怪手中,曾多次出手相助,后来又因两人三观相同,彼此间产生了深厚的友情。

在影片结尾处,燕赤霞还邀请宁采臣留下来与他一起捉妖,只可惜宁采臣志不在此,他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小结:

何为人间情?我想导演已经通过以上四段情给了我们答案,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对陌生人的善意,这些都是人间情具象化后的表现。

聂小倩、双双、燕赤霞,他们都是心存真情之人,只是这世道太乱,他们压抑了自己的本性选择了苟活。

而宁采臣的出现却唤醒了他们心中的真情,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并勇敢地对黑暗势力做出反抗,他们的人生也将因为自身的改变而发生转变。四、从进京赶考意义的变化表达希望观

在众多《倩女幽魂》改编版本中,多数导演们只着重宣传宁采臣与聂小倩爱情的美好,从未有人像林珍钊导演一样,深究凄美爱情背后的原因。

林珍钊导演通过赋予黑山妖新的存在意义,进而把妖孽形成的原因归于人间冤情,而要彻底阻断这种黑暗与悲哀,只有从根源上解决,因此,林珍钊导演用宁采臣做官思想上的转变给了我们答案。

遇见聂小倩之前,宁采臣只是单纯的想要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但遇到了聂小倩之后,宁采臣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环境,让这世间再无冤死之人。

这不仅是宁采臣的想法,也是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只不过是借宁采臣之口说出来而已。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到:在任何情况下,人都可以自主决定以何种态度去面对,并且选择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或许我们很渺小,但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用尽自己渺小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所希望的事情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就像影片结尾导演给出的圆满结局一样。宁采臣如愿做官,他所身处的世道也由冷漠变得温暖,而聂小倩也终会和他再一次相遇。

那是导演给出的希望结局,也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希望结果。

人生再难,我们也要心怀希望,梦想离我们再遥远,我们也要尽力一试,万一我们实现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