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评价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人们往往以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来衡量。但其实,若论真实的发展水平、民富程度,可能县域经济将更准确。


比如,近些年,武汉、成都、重庆、郑州等一批强二线城市迅速壮大,但所在区域的县域经济却与东部的经济强省有很大差距。


日前,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正式发布。




与去年相比,百强县的整体分布状况变化并不是很大。可以说,那些在县域经济里叱咤风云的省份依然非常突出。


比如,处于塔尖的前十强县,就有6个分布在江苏省。而前5强,江苏更是占了4个。


这4个县分别是: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而它们的GDP均在2000亿以上。且全国2000亿GDP以上的县一共才5个。


这其中,昆山、江阴的GDP更是在4000亿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四川省,除成都外的第二大城市绵阳,2019年的GDP尚不到3000亿;而在湖南,除长沙外,第二大城市岳阳的GDP也不到4000亿。


也就是说,昆山和江阴,在不少内地省份可以成为第二大城市。


甚至,还要超过一些省会城市的GDP。比如,2019年,贵阳GDP为4039.60亿元,太原为4028.51亿元 ,均略低于昆山的4045亿元。



而在整个百强榜单中,上榜数量最多的依然是江苏,达到了25个,占据四分之一;其次是浙江,也达到了18个,10个以上的还有山东,为13个。


在GDP十强省份中,福建为7个,河南和湖北均为6个,湖南为4个,四川则缺席。


当然,最让人意外的是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县域经济上一向不如江苏和浙江。这次上榜的县更是只有3个,仅为江苏的八分之一不到。


这其实是因为区划调整的因素。因为在广东,目前已经很少有县和县级市了,而是大多改成了区,所以不能纳入统计范围。


像去年公布的百强市辖区榜单中,广东就有15个区上榜,其中顺德区更是位居第一。



因此,也可以说,这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发展上的一个显著差异。


另外,就前三大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可以说在发展县域经济上是独树一帜的。这也能够解释为何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数量达到了40个以上。因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的确很突出。


而即便是在大城市发展数量上,长三角也是很有优势的。


比如,江苏是第一个,拥有三座万亿GDP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


除此之外,浙江也有杭州和宁波两座万亿GDP城市。再加上上海,长三角拥有6座万亿GDP城市。而目前珠三角还只有深圳、广州、佛山3座。


从这个角度来说,长三角的实力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也是少有的,既有顶尖大城市,也有繁荣的县域经济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