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 毕三代人之功,率蒙古铁骑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俄罗斯公国,南达中南半岛的庞大马上帝国。从亚洲到欧洲,共有40几个国家被蒙古军灭亡。一个家族,在三代人的时间里,竟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建立起地跨欧亚的“大蒙古国”,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伊朗史学家志费尼将成吉思汗敬称为“世界征服者” ;西方人称其家族为“黄金家族”,并满怀敬畏地将13世纪称作“蒙古人的世纪” 。
蒙古骑兵吃苦耐劳,战力凶猛,嗜血好战, 堪称一架不知疲倦、效率奇高的“战争机器”。蒙古人的杰出领袖成吉思汗带领这支战无不胜的可怕军队,在欧亚大陆上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元史》赞颂成吉思汗“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与永无靥足的征服野心,以及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与冷酷无情的杀戮手段 。成吉思汗(铁木真)、窝阔台、 蒙哥、忽必烈等祖孙三代用快马弯刀纵横欧亚,基本是逮谁灭谁,罕逢对手。蒙古军队攻灭西辽、乃蛮、花剌子模、钦察、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斡罗斯(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伊朗、伊拉克、西夏、金······ 等四十余国,耗时最长的征服战用了数年 ,短的数月,唯独在忽必烈发动的征服南宋的战争中,看似羸弱的南宋军民浴血抗争了45年,不仅给蒙古人以巨大的杀伤,而且长时间让蒙古军裹足不前、难进尺寸。蒙古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付出惨烈代价后方才得以灭宋。

想当年,康王(高宗赵构)南渡后,南宋王朝虽然抱残守缺,只余半壁江山,但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和建设水军,宋军一方面以长江天险为藩屏,数次击退汹汹来犯的金军、蒙古军队,水军的有力配合可谓功不可没,而长于骑射的金军与蒙古军队恰恰不习水战,因此宋军可以坚守长江中下游重镇襄阳长达80多年。《宋史》载,宋朝南渡后,因为对外贸易极度繁盛,宋廷的年财政收入可达一亿两之巨,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外贸。 公元1271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破后,从武器库里缴获步人甲(一种重达80斤的铁甲)3万副。由此可见,南宋战争经费充裕,粮草充足,军队装备精良,能够支撑得起长期战争所必需的庞大耗费。

南宋小朝廷历任君王虽然有些昏聩,也有过杀戮功臣的不良记录,但总体还算善待士民,奖励耕织,扶持民间经济,因此并未彻底失去民心。有学者说,一部洋洋洒洒的宋史,读来让人很有憋屈之感,“重文抑武”的国策让军事羸弱的大宋屡遭异族入侵,先是苦于辽、金、西夏这等撮尔小国的连年袭扰,后来又亡于强大的蒙元之手。因此,经济发达、人文繁盛但军事弱小的宋朝被形容为“强干弱枝”的"泥足巨人", 倒也是颇为中肯的评价。
令人惊讶的是,蒙古大军灭西夏、灭金都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而征服看似柔弱不武的南宋却耗去漫长的45年时间,而且伤亡惨重,代价不菲。蒙哥汗在四川合州钓鱼城被南宋军民击伤致死 ,汪古部豪酋汪德臣亦被宋军飞石击毙,其余蒙汉将佐阵亡者极重 。若不是后来贾似道欺上瞒下、擅权误国,逼迫宋将刘整率泸州十五郡30万户军民降蒙,以及名将吕文焕献襄阳投降蒙元、南宋水军都统范文虎、将军程鹏飞不战而降······尤其是范文虎降元,曾经强大的南宋水军一夜之间变作蒙元水军,不谙水战元军如虎添翼,从此,元军攻城拔寨、不可阻挡 ,鄂州、汉阳、德安等重镇相继陷落,才使战略局面不可收拾 。否则,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元军占领襄阳后,几乎等于撞开了南宋的大门,南宋王朝的彻底灭亡已经无法挽回了。至元四年(1279年)二月,南宋残余势力的最后据点广东江门崖山被元军攻破,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南宋灭亡。十余万军民宁死不降,由此可以看出,南宋小朝廷还是颇得人心的。
在欧亚所向披靡、如同战争机器一般的蒙古大军,在付出了极其惨烈的巨大代价后,耗时几近半个世纪的漫长时光才最终征服以军事羸弱著称的南宋,让人不得不唏嘘、惊叹、感佩。
宋朝存续了319年,运祚也算长久,环顾古今中外,又有几个朝代、国家能享有如此长的国运?即使面积大幅缩水、军力并不强大的南宋也顽强生存了152年之久。所以,完全不必苛责宋朝军力之疲软,翻翻世界史,文明被野蛮征服的事例不胜枚举。历史是有局限性的,宋朝只是醒的太早了,而周边仍旧是一片黑暗、混沌、凶野、蒙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