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年9月,部队根据谢正谊的建议,启动援建“雷锋小学”项目,投入100万元改善校舍设施、壮大师资力量,并在捐资扶贫的基础上融入红色基因,打造独具特色的雷锋品牌学校。”4月20日,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政治教导员谢正谊接到了抚顺市清原县“雷锋小学”学生刘磊打来的电话。

“雷锋叔叔,今天学校开学了,我想再一次感谢您,是您的资助,我才有机会重新坐在教室里学习。我在学校里也要向您学习,向雷锋学习!”4月20日,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政治教导员谢正谊接到了抚顺市清原县“雷锋小学”学生刘磊打来的电话。

和刘磊的友谊开始于两年前。当时,谢正谊随部队帮扶组到驻地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发现有好几户人家的孩子上完初中后就不再读高中。在和家长细聊时,包括刘磊父母在内的很多贫困家庭直言:“县城学校供不起,农村学校质量差,让孩子读书也考不上大学,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实在。”

“因贫误学”的现状让谢正谊忧心不已。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他感到,脱贫攻坚还得从基础教育抓起。回部队后,他写了份调研报告呈报单位,提议加大对驻地贫困县学校的捐资援建力度。同年9月,部队根据谢正谊的建议,启动援建“雷锋小学”项目,投入100万元改善校舍设施、壮大师资力量,并在捐资扶贫的基础上融入红色基因,打造独具特色的雷锋品牌学校。不到一年时间,抚顺市清源县“雷锋小学”拔地而起。今年年初,校长王瑞文传来喜讯,“雷锋小学”一跃成为所在县综合排名前三的好学校。

谢正谊说,用雷锋精神助力扶贫攻坚的想法,缘自多年来对雷锋精神的深刻领会。入伍第一天,谢正谊就收到了部队发的《雷锋故事》,其中“3次百元捐款”“帮助陌生人买火车票”等故事让他深受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像雷锋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人。担任干部10多年来,谢正谊带领官兵先后资助贫困学生40余名,帮助9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如今,他依旧坚持每月拿出一部分工资存进“雷锋存折”,用于帮助身边贫困官兵解决生活困难。

岗位一直在变,但学雷锋的信念却从未改变。2015年任营政治教导员后,谢正谊离开了雷锋连,但他依然把“学雷锋”当成习惯持之以恒。这些年来,他身体力行,带领了更多官兵投入到学雷锋活动中来。在他的倡导下,该营“一对一资助贫困生”“向藏区贫困儿童送温暖”等活动相继展开,他们累计捐款捐物33次,资助筹款382笔,有140余名困难群众得到了资助。

今年,谢正谊所在部队即将受命执行国际维和任务,他准备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提升我军维和部队能力建设的建议。这段时间里,他每天都扎在训练场观察调研,对自己的建议进行补充完善。“我想,雷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要让雷锋精神随我军维和部队走向世界,感染、帮助更多的人。”谢正谊告诉记者。

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 陆军新闻

作者:姜自恬、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摄影:陈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