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正如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对刘备的评论:“机权千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说的是刘备的军事政治才能和曹操不相上下,但政治基础太差,所以才壮志未酬。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
魏国和吴国的建立,都得到了当地的世家大族的支持,当地的名士归之如流。
反观刘备
不禁让人心生困惑:堂堂的刘皇叔,为啥少有名士追随呢?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魏蜀吴,也不意外。
先看曹操
曹操的爷爷是大太监十常侍之一的曹腾,父亲曹嵩是曹腾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二十岁的曹操察举孝廉成为郎官,不久又为洛阳北部尉、顿丘令。黄巾之乱爆发后,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前往颍川郡镇压叛乱,升任济南相。
曹操虽然出身寒族,而且是出身阉宦家庭,与当时服膺经学的世家大族士大夫不同。
但曹操毕竟是出身官宦人家,和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广纳人才,不仅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寒族人才,也得到中原世家士族的支持,如颖川的荀氏、陈氏,河内司马氏,平原华氏,京兆杜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等等,这些世家大族门生故吏遍布于天下,代表人物有荀彧、荀攸、钟繇等。通过他们的引荐,更多的士大夫加入曹操阵营之中。
平定河北之后,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以为省事掾属",同样得到了河北世家的支持。
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成为曹魏的统治基础之一。
再看东吴
据《三国志》记载,孙坚 “世仕吴,家于富春”。他曾任汉破虏将军、封乌程侯、领豫州刺史、长沙太守。在讨伐董卓期间担任先锋建立许多战功。
可见,孙坚出身官宦家庭,与江东的世家大族多有交往,所以后来孙吴建立,得到了江东的顾家、朱家、张家、陆家等世族的支持。
这些世族的代表人物有名士张昭、陆逊等。这些江东的世家大族成为孙吴的统治基础之一。
刘备几乎没有得到什么世家大族的支持,投靠他的名士也寥寥无几。
曹丕骂刘备为“老虏”,刘巴骂刘备为“雄人”,彭羕骂刘备为“老革”。老革即老兵,是当时世家大族对底层武人的蔑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高举“兴复汉室”的根正苗红的刘备刘皇叔,竟会被世家大族的名士们看不起呢?
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也并不奇怪。
刘备的“金字招牌”就是刘皇叔,常常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到处忽悠人。
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但其实也是个下层官僚。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所以家道中落,家境贫寒,沦为布衣,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这样的阶层,别说跟世族攀上关系,就连寒族都不正眼瞧他。
刘备15岁时,奉母亲之命外出求学,拜入名士大儒卢植门下,与公孙瓒为同学。
虽然拜入大儒门下,但刘备却不甚喜读书,反而喜欢犬马、音乐、华美的衣服。他性格豪迈,好交结豪侠义士,很多年轻人都与他交好。
虽然刘备自称是皇室后裔,但当时已经很是落魄,实际上就是个布衣下士,士族名士是不屑与他交往的。
黄巾之乱时,各地纷纷练兵镇压叛乱,支持刘备起兵的都是一些商贾,如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而加入刘备军队的许多将领,如关羽、张飞等更是底层武人。
关羽,河东解人(今山西省运城市)早年因犯法而逃至幽州涿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逃犯。
张飞,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史书上并未说他的职业,可见他的家世非常一般。《三国演义》中说他是个杀猪卖肉的屠户。
赵云,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也是下层武人。
简雍、孙乾也都是这样的人。
正因为世家大族瞧不上刘备,刘备才只能和那些与自己同一阶层的下层人士共事。
唯一例外的恐怕就是糜竺。
糜竺出身徐州豪门,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家产非常富裕。不过,这只是说糜竺家是个大地主大商人,还称不上世族,充其量只是个寒门,因为家族中没有人担任过官员。而且糜竺“便攻马,善射御”,是个好武的“豪人”,与刘备这种草莽英雄意气相投,所以才大力支持刘备。
用现代话说,糜竺是一个“土豪”,而非世家。
所以尽管后来刘备在中原一带任安喜尉、下密县丞、高唐令、平原相等各种下层官吏,但身边却从未有名士追随。
当时中原世家投靠的目标是曹操和“四世三公”的袁绍,对刘备这样一个以下层武人为主,颠沛流离的政治集团是看不上眼的。
黄巾余党管亥率军围攻北海郡,情势危急。北海相孔融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
太史慈对刘备说:“孔融大人听说刘备大人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危难急迫。因此盼望着能得到您的帮助。惟有借重您的力量,方能使北海城脱危。”
刘备受宠若惊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间有我刘备这个人啊!?”
随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听说援军到了,一哄而散,北海解围。
从刘备受宠若惊的语气来看,自己的名字竟然被大名士孔融知道,简直是莫大的容耀和面子。
荆州下士
建安六年,刘备无法在中原立足,只好南下投靠刘表,驻扎在新野。
一直到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他的团队中名士也寥寥无几,而且都是寒门之人。
第一个投靠刘备的荆州士人是徐庶。
不过徐庶出身寒门,年少时好任侠击剑,早年为人报仇而入狱,获救后改名徐庶,刻苦攻读。可见他的所作所为与那些饱读经学的名士大相径庭,所以也不为名士们所接纳,一直徘徊在世族名士圈的边缘地带。
徐庶无法挤如荆州名士圈,只好投靠刘备,刘备才打开了一条结交荆州名士的路径。
徐庶给刘备推荐的第一个名士便是诸葛亮。
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后流落荆州,躬耕于南阳隆中。
像诸葛亮这种异乡人,自然也不为荆州名士所接纳。所以诸葛亮自嘲是“东方下士”。
直到后来诸葛亮当上了蜀汉丞相,还被人骂“诸葛匹夫”、“乡野匹夫”,就说因为诸葛亮年轻时曾躬耕于南阳。
所以与其说刘备“三顾茅庐”是礼贤下士,折节求才,不如说这些下士都被荆州名士们轻视和排斥,无法进入刘表集团,只能投靠求才若渴同时也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刘备,以施展抱负。
当时荆州的名士都会投靠荆州牧刘表,谁会去投靠寓居新野的下层武人刘备呢?
直到赤壁之战后,刘备担任荆州牧,才有部分荆州士人投靠刘备,“荆楚群士,从之如云”,比如“南州士之冠冕”的庞统。
但大部分荆州人士宁愿投降曹操也不愿投靠刘备。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荆州士人鄙视下层武人刘备,其中代表人物是名士刘巴。
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当时荆州的名士多依附刘备势力,而刘巴却北上依附曹操。赤壁战后,刘备派兵占领三郡。刘巴南逃交州,后来辗转到益州,投靠刘璋。
211年,刘备占领益州,刘巴逃无可逃,只好向刘备进表谢罪,被任命为左将军西曹掾。
刘巴是当时有名的文士,刘备入蜀和称帝后,凡诸文诰及策命等,多出刘巴之手。
他其才智过人,诸葛亮曾有“运筹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之语。
刘巴为人高傲,十分看不起刘备集团的其他人。一次大将张飞拜访,刘巴因其出身市井而不与他说话,让张飞非常生气。
诸葛亮劝戒他,然而刘巴却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在刘巴心目中,与张飞这种出身下层的大老粗丘八交往,是有失名士身份的行为。
由此可见,当时的名士视刘备集团为出身下层的武人集团,不屑与其交往。
壮志难酬
刘备占据的益州,因为当时益州尚未完全开发,人口稀少,教育落后,并未产生像中原、荆州、江东一带的世家大族,所以刘备集团中的世家名士人数在三国中最少,只有部分荆州名士,如许靖、来敏等。
在当时世族们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垄断地位,甚至在军事上都有相当的实力,比如部曲,更是人才的主要来源,以至于曹操和孙权都不得不让他们三分,对他们礼让和笼络。
而刘备集团主要是一些寒门下士、布衣武人,对于曹魏、孙吴这些“高富帅”来说,只能算是“屌丝”,也难怪刘备集团得不到世族名士们的支持。
刘备在中原颠沛流离,先后投靠曹操、袁绍、吕布,但都无法立足,只好南下投靠刘表,就是这个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蜀汉在三国中实力最弱,只能偏安一隅,人才匮乏,北伐屡败,最先灭亡的原因。
深入了解一下魏蜀吴三国统治集团的人才阶级构成,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那段历史。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