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刘永福的名字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他和他的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斩杀法军将军安邺、李维业,后来在甲午战争中又抗击日寇,是我国的一个民族英雄。可是他在中法战争前的所作所为实在不敢恭维,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倒戈将军”,不断在各方势力之间游走。为了求得利益最大化,他在起义军、越南和清朝三方之间都有过依恃,发现情况不利立刻弃如敝屣。

刘永福
刘永福(1837年——1917年)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广西防城古森洞)人,原名刘义,俗称刘二,到越南抗法后改称刘永福。由于家境穷困,刘永福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咸丰四年(1854年),刘永福的父母和叔叔相继撒手人寰。由于家境穷困,刘永福不仅无力为亲人购置棺椁,就连家产都要全部变卖去偿还父母生前的债务,最后落入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的悲惨境地。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之际,广西地区请政府统治薄弱,义军蜂起。为了生存,刘永福就带着一些穷苦乡亲投入了一股起义军。咸丰十年(1860年)刘永福改投王士林部起义军。当该部落入粮饷无着之际,刘永福又毫不犹豫弃之而去,改投了与之为敌的土豪黄思宏部。当黄思宏部也陷入粮饷紧张的时候,刘永福又率领200多人弃营而走,投到规模更大,“给钱三十千,米则任要,以食够为限”的农民起义军吴亚忠麾下。在这里刘永福获得了赏识,当上了小头目,管辖自己带来的200多人。当时起义军内各个营头都以不同旗帜作为自己的标识,刘永福仿制驻地附近北帝庙中陈设的黑底北斗七星旗,以此作为自己所部的旗帜,黑旗军的历史即从此开始。

当时越南北部聚集了不少从中国逃亡过去的起义军。其中有的接受招安,有的则在越南攻城略地,占山为王。越南政府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完全肃清这些起义军,便利用接受招安的起义军去攻打不接受招安的义军。而黑旗军则接受了越南政府的招安,为越南剿匪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因此越南还授予刘永福官职。同治八年(1869年)黑旗军击退了越南北部势力最大的一支中国流亡起义军,也就是刘永福当年在吴亚忠起义军中的战友,黄崇英率领的黄旗军。从此刘永福在越南北方扎稳了脚跟,成为当地实力最强的一支军事力量。作为回报,越南也默许他在越南北部割据自立,黑旗军在中越两国交界处的越南边境城市保胜(老街)为总据点,扼守住红河流经中越两国的重要分界点,修筑工事,设置关卡抽税。再加上越南拨发的粮饷,黑旗军在此衣食无忧。

马利·安邺
由于越南方面对法国的态度阴晴不定,让刘永福感到危机。于是在光绪九年(1883年)1月4日的时候,刘永福就借回乡祭扫祖坟的名义回乡与中国官员交涉,希望回归中国。尽管刘永福一再表态:“愿为中国千把,不愿为越南提镇。”但是对于这支军队,清廷的态度同样是分为两端。由于没有清政府的明确表态,刘永福只能重返越南。但是此年年底的时候吏部候补主事唐景崧自请进入越南联络黑旗军抗法,这才有了击毙法军营长韦鹥和李维业重伤不治的第二次纸桥之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