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公山紫金陶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本土民众对此了解的并不多,然而它并不寂寞,近年来屡屡在国际、国家文博会上,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精美的艺术品位,成为淮南市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双方就研究所和八公山紫金陶的研发、生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淮南市八公山区有个汉风陶瓷研究所,它主要从事寿州窑(淮南窑)制陶技艺的挖掘、研究、传承和创新。近年来,又联合国内众多顶级陶瓷(艺)研究所(委)开发出新的品种陶瓷——八公山紫金陶。

八公山紫金陶以淮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魂,以八公山地域特有的紫金陶土为原料,采用寿州窑传统手工成型、现代雕饰技法美化,经高温烧制而制成。具有器型优雅、胎质细腻、釉色饱满、窑变奇特、风格明快的特点。其系列紫金陶产品主题鲜明、内涵深厚。在造型与纹饰设计上,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以及当代审美要求,一经推出便博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在国内外重大展会上屡获大奖,在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八公山紫金陶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本土民众对此了解的并不多,然而它并不寂寞,近年来屡屡在国际、国家文博会上,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精美的艺术品位,成为淮南市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更重要的是一批有着乡土历史人文情怀的人一直在关注着它。

疫情以来,许多行业受到影响,如何帮助他们走出低谷,尽快复工复产、步入发展快车道的问题牵动着市、区相关领导的心。5月14日,八公山汉风陶瓷研究所迎来了一批专访者。市委常委宣传部许承通部长,八公山区委汤洁书记,八公山区宣传部长陈红等人先后来到研究所进行调研。寿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人、安徽省“江淮大匠”、研究所创始人许怀喜教授以及汉风陶瓷艺术研究所执行所长等在场。双方就研究所和八公山紫金陶的研发、生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市、区领导表达支持、给出对策,让我们坚定打造本土文化品牌高地、助力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

五月榴花正红艳,事业发展恰当时。淮河之滨,八公山下,这方名水仙地孕育的寿州窑八公山紫金陶必将凯歌高奏、前程似锦。

(报道:王怀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