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娱乐时间快到了,这次推荐个学习型日剧。

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很多,看上去教了很多知识,但是很多人毕业以后来到社会上,发现很多技术之外的基本东西完全不知道,比如怎么接待客户,怎么做大客户销售,怎么开会,怎么请客,都是学问。

很多创业的小伙伴,会犯一个典型的错误,他们往往会模仿自己打工时候的老板,以为这样就是正确的创业方式。实际上老板在办公室的时间,只是他工作表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部分是沉在水面下你根本看不到的。

于是就有更傻的朋友,他们会看影视剧和小说,以为文艺作品里的老板在现实世界里就是这么工作的,就跟我上次的文章里写到的,有朋友看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之后热血沸腾,辞职创业,结局可想而知。

再去看《燃点》这样的纪录片,发现创业者大部分都过得灰头土脸,有几个到现在已经倒掉了。

国内之所以还没有出现类似成功的作品,主要原因是编剧往往是专业文科出身,缺乏相应的行业经验,往往写出来的东西与真正的行业运作相距甚远,浮于表面。很多编剧根本连正常的上班都没有经历过,更没有创业做过生意,如果你跟着这些作品里的“霸道总裁”来创业,那么恐怕底裤都会输掉。

创业,就是一个基于交易的生存冒险游戏。要切入一个行业的话,最重要的门槛,就是行业诀窍。没有掌握行业诀窍,所有的资源都无法整合,而且掉坑的几率很大。

投资和创业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要在看似机会很多的不毛地带里挖出金子,大部分机会不是机会,而是充满倒刺的陷阱。

国外有大量优秀的行业剧集,比如体现广告行业激烈竞争的《广告狂人》、高科技行业的《硅谷》,日本有部表现银行业的《半泽直树》也创下了收视率冠军,虽然有点夸张,但多少反映了行业的一些内幕。

日剧的收视奇迹《半泽直树》

这次推荐一部十年前的日剧,曾经引进在东方电视台深夜播放,我觉得它胜过很多商学院讲的课。

此剧名为《不毛地带》,比喻男主在西伯利亚做苦工的11年,并且暗喻恶劣的商业环境,剧中主人公从纺织业开始起步,负责国防军火投标(战斗机),搞过钢铁和棉花期货,做过远洋运输,跟福特二世谈汽车业并购,去伊朗竞标油田开采。每个项目背后都惊心动魄,主人公跟官员、竞争对手、公司内对手反复周旋,每每都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但是也付出了不少代价。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商战经典史诗片,接近真实的商业现实,而且对中国企业非常有启迪意义。

原因是,该剧依据真实的伊藤忠商事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参与全球化竞争正在走的路,二战后日本国内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背景也契合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剧中涉及的贸易品涵盖纤维、战斗机、橙子、棉花、远洋运输、钢铁、汽车、石油,地铁、电话,几乎什么门类的生意都涉及了,现实中伊藤忠商事是个超级的综合性商社,确实什么生意都做。

鉴于此片对于二战的责任并未做出深刻反省,某些情节可能会让人不适,尤其是第一集。

战时在日本大本营指定作战计划的壹崎正,战败后被派到关东军那里去劝导对方执行天皇停战指令,之后决定留下与军队共奋斗,被送到西伯利亚苦役了11年,回到日本。

唐泽寿明扮演男主人公壹崎正

原本已经决定不再从事任何与军事及防卫厅相关工作的他,以此为条件进入近畿商事工作,年过四十的他作为新员工,由此展开了他轰轰烈烈的打工生涯。

本剧主要是从主人公踏入职场开始,描述了他打赢“四大战役“的曲折过程。

第一次战役:防卫厅的战斗机订单

当时近畿商事正和东京商事就防卫厅购买战斗机定单进行竞争,近畿的战斗机是美国比较优秀的Luckheed(洛克希德F104),而东京商事的则在鲛岛辰三的工作下利用对官方长官的大肆贿赂,推销他们的Grant,同时压下更优秀的 Luckheed资料使上面无人知晓。经过曲折的斗争,壹崎为公司赢得了防卫厅战斗机的采购合同,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学习重点:从这个项目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这种“央企”之间争夺国家项目,同样是打得头破血流,日本的政商勾结、贿赂竞标、利用司法介入、商业间谍等门道,其实在东亚不成熟的经济环境中,基本上可以通用。

第二次战役:重工业化战略

壹崎拿下战斗机订单后,被社长委任为钢铁部部长,日本逐渐推进重工业经济,壹崎在公司制订战略,担当起原本是纺织为主的公司的钢铁重任,收购大批钢铁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7年后,他的建议下,为了公司能够更好地跟上未来的步伐,成立一个制定全公司战略的智囊团性质部门,也就是在公司建立一个社长直属的“大本营”——“业务本部”。壹崎从公司各个海外分支机构招回了他认为有潜质的人,成为整个公司的中枢决策部门。

学习重点:公司战略制定、团队建设、如何说服领导、如何开展制度改革

竹野内丰扮演兵头信一良,在近几商事东京支社钢铁部工作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壹崎公司判断战争会以以色列的胜利很快结束,鲛岛公司则认为战争会长久地打下去最后以阿拉伯国家胜利告终。最后前者决定将各种物资在最高价时卖出,而后者则囤积居奇不断买入。六日后,战争结束。壹崎的战略为公司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第三次战役:引进福特汽车合资

这时主人公升职为美国分公司总经理,日本开始有条件开放汽车行业,闻风而动的各大汽车厂商和资本开始暗流涌动,壹崎开始策划将福特引入到千代田汽车(有说是指马自达)的重组中。同时他还要和与他有矛盾的公司二把手激烈竞争这个项目的主导权。

这一项目中福特派出了五人小组到日本对合资对象进行尽职调查,双方之间的交锋这一段非常精彩,特别是福特小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情节,也体现出了真正的美国商业智慧,我认为可以作为尽职调查的范本来学习。

学习重点:跨国企业重组、技术泄密、尽职调查、收买媒体、公司内部斗争

第四次战役:竞逐伊朗油田开采

壹崎又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大也是最后一次事业的冒险,动用巨大资源参与伊朗的油田开发,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大门社长一起归隐退休。

这也是本剧最精彩也是最长的一个故事,主人公通过伊朗王室的关系入手,巧妙地避开了日本联合竞标体的束缚,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勘探,经过了几年坎坷的投资,终于开采成功。

学习重点:海外竞标、期货交易、媒体公关、董事会策略、长线项目投入的思想准备

《不毛地带》的原型是濑岛龙三,他在二战前为日本大本营参谋,战后则为伊藤忠商事从一家普通贸易公司发展成日本五大跨国贸易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伊藤忠商事现在在世界500强企业里排名100名以内,年销售额达到500亿美元。

濑岛龙三1911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1938年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陆军大学。太平洋战争中,濑岛迅即成为了大本营陆军参谋,以后又以陆军专家的身份,调任海军参谋。

濑岛龙三

1943年,日军决定从加达尔卡那尔群岛撤退时,濑岛任主任作战参谋。此次战役,日本军队惨败,但这并不影响濑岛的官运。1945年7月,他成为侵华关东军参谋,陆军中佐,在战争结束前,赴苏联交涉停战事宜。在苏联谈判时,濑岛也被苏联扣了下来,从1945年一直待到1956年鸠山一郎内阁时,日苏交涉让濑岛回到了阔别11年的日本。

经过了一段短暂的空白后,1958年濑岛进入了伊藤忠商事。伊藤忠商事当时还是一家主要是做纤维生意的中等规模商社,创业于1858年,正好百年且正处于一个极为重大的转型期。几乎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是从纺织品开始的,当时的伊藤忠商事是一个完全依赖于纺织业的商社,销售额的94%为纤维制品,剩余的6%为染料。

濑岛龙三首先帮助伊藤忠拿到了日本军方的战斗机订单,就任业务本部长之后,又指挥公司度过经济困难时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濑岛龙三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预言:战争不会长于一个星期。结果战争在六天内结束。

1991年1月10日,濑岛龙三建议当时的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取消预定中的访问东南亚计划,因为“美军肯定在16日到18日发动对伊拉克的进攻,这种重大时候首相还是在日本国内的好”,结果美军在17日发动攻击。

伊藤忠商事是日本各商社中最早和中国进行直接贸易的公司,时间是1972年3月,比田中角荣访华还早了半年,这也是濑岛龙三在伊藤忠期间干的大事之一。

之所以做到这一切,源于其本身的参谋素养,婚姻以及出身。拿到军方订单,依赖自己的军事人脉;成功预测战争,依赖自己的术业专攻,靠的是自己的才华;建立对华贸易的过程,显示出眼光的敏锐以及幕后操盘者善于把握和等待时机。

后面这位老兄脸熟不?后来担纲《孤独的美食家》了

《不毛地带》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伊藤忠商事走过的发展之路中国企业也正在经历:

一、50年代的伊藤忠商事完全以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核心,这何尝不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真实写照;

二、60年代伊藤忠开始逐步提高重工业的比重,并开始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这对应了中国21世纪初的十年,有没有看到宝武钢铁、三一重工的影子?

三、70年代初,日本汽车行业开始起飞,走过了技术引进消化和自主研发的道路,片中伊藤忠撮合福特与马自达联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此中大家可以对照中国汽车合资以及吉利收购沃尔沃引进和技术研发的路径;

四、70-80年代,伊藤忠和其他日本贸易公司在全球寻找收购石油、矿产资源,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国各路豪杰在全球收购石油、矿产、港口的起起伏伏,如果能够拍成电影应该同样精彩吧。

看完之后我查了一下日本六大商社的网站,结果发现每一个都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搜寻和收购海外资源。朝鲜战争后日本成了美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拿着巨额贸易顺差到处买资源。在这方面的觉悟中国比日本晚了40年,等我们靠牺牲环境和资源、出卖廉价劳动力终于也赚到钱的时候,中东、南美、南亚等好的资源都被日本抢走了,无奈只能把眼光放到非洲中亚这些地方。

剧中最励志的话是:一滴石油一滴血,曾经靠武力拿不到的石油,现在要用和平的方式取得。这也是作者带给读者的讯息:时代变了,虽然不用拼刀枪但商业竞争的残酷不输战争。

《不毛地带》精致的片尾也是相当值得称道的亮点。片尾曲选用了Tom Waits于1976年发表的名曲《Tom Traubert's Blues》,粗砺沙哑的的男低音,在舒缓委婉的蓝调旋律伴奏下,饱含深情地讲述着一个中年男人的生活。

Tom Waits

这首歌的歌词很有意思,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作。

无法插入音频,我们欣赏下歌词:

Wasted and wounded, it ain't what the moon did

I've got what I paid for now

See ya tomorrow, hey Frank can I borrow

A couple of bucks from you?

To go waltzing Matilda, waltzing Matilda

You'll go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I'm an innocent victim of a blinded alley

And i'm tired of all these soldiers here

No one speaks English,and everything's broken

And my Stacys are soaking wet

To go waltzing Matilda,waltzing Matilda

You'll go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Now the dogs are barking and the taxi cab's parking

A lot they can do for me

I begged you to stab me,you tore my shirt open

And i'm down on my knees tonigh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