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琳琳带链铜壶,东汉,现藏驻马店市博物馆。带链铜壶高30.5厘米,口径11.8厘米 , 腹径21厘米, 底径16.6厘米。酒器。体呈圆形,盖沿有对称两钮,敞口长颈,腹圆鼓,肩部有对称两环,两环由一链相连接,腹部分饰三组三周阳弦纹,圈足外撇。保存完整,制作精致,厚重凝实,造型端庄。古代青铜酒器:指饮酒器、盛酒器、温酒和提酒的器皿统称酒器。主要包括:爵、斝、觚、觯、尊、兕觥、卣、盉、方彝、罍、壶、勺等。青铜酒器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谷类酿成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美轮美奂。各式各样青铜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而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民族之一。我们现在不仅有八大菜系,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地下还出土了大量的炊食器。中国人对饮食的讲究还表现在饮酒上。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酒器来看,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有了酒,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饮酒用的陶杯、陶盉等酒具。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遗存中,发现有大量随葬的酒器,二里头遗址在时间上属于夏代,可见夏禹之后,酒已经大行于世。后来的夏桀更是建造了酒池,据说可供3000人像猪一样趴在池边开怀痛饮。商伐夏后,酒在商朝的祭祀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酒类的产量增加,在满足祭祀之余更多的酒流向民间,造成商人饮酒之风盛行。商末,纣王建酒池肉林以供享乐,更致酗酒盛行。地下出土的酒器种类繁多,又根据不同的功能,做成不同的形状,赋予不同的名称。爵:jué ,觯:zhì ,觥:gōng ,尊:zūn ,壶:hú ,卣:yǒu ,斝:jiǎ ,罍:léi ,觚:gū,盉(hé),瓿(bù)

【来源:天中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