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净比丘以持戒精严的正行,和导人向善的智慧,为众生法布施,作为在家修佛的菩萨,应该为比丘发心供养。无尽意菩萨,是智慧超绝的菩萨,当无尽意菩萨将珍宝璎珞供养给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也意味着珍宝的财布施和智慧的法布施圆融具足。

为众生广施无畏的观音大士,是正心布施的大德菩萨

在佛子的心目中,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念崇敬,是由衷生起的,每当佛子遇到危难苦厄时,都会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信士一样,发心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名。大家提起观音信仰,首先想到的就是观音大士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功德,观音大士作为大乘佛法信仰中,德能广大的法身大士,其富贵庄严之相,也是非常殊胜的。

富贵,缘自正心诚意的布施,在布施的修行路径之中,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观世音菩萨在大乘经典中,有一个绝妙的称号,叫做施无畏者,因为观世音菩萨能够以广大圆满的神通力,救度处于畏怖之中的众生,使众生远离畏怖,当下心安。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无畏布施的伟大。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悲智具足的观音大士,与法华会上的诸菩萨,都是勤修布施的典范。当释迦文佛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和观世音菩萨的称号由来的时候,与会的无尽意菩萨对观音大士的德能,表示了发心的赞叹随喜。

观世音菩萨的福德庄严之相,诠释这勤修布施的意义

随后,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的无尽意菩萨,解下自身佩戴的珍宝璎珞,作为对观世音菩萨的善供养。无尽意菩萨,也称无尽慧菩萨,这位法身大士具有无比超绝的智慧,菩萨之所以偏袒右肩,是因为佛法度众生,需要有根本的般若智慧,和随顺众生的方便善巧。偏袒右肩,表示了恒顺众生的方便;菩萨如实盖覆的左肩,表诠着能断无量无边烦恼的第一义谛。

作为法华会上的圣者,其福报已经非常圆满,按照常理,可能会觉得世尊与大菩萨已经不需要再布施了,其实这种想法恰恰是凡夫的一叶之见。诸佛菩萨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佛陀尚且不舍为比丘穿针的功德,这是一种极具智慧的表法,作为一名处在凡位的佛弟子,更要积极利生,积极布施,无尽的福德,来自于无量的善行。

无尽意菩萨,是智慧超绝的菩萨,当无尽意菩萨将珍宝璎珞供养给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也意味着珍宝的财布施和智慧的法布施圆融具足。大家勤修布施,不是为了互相攀比,谁供养三宝的花费更高,因为作为在家菩萨,为不治产业的出家比丘做供养,是如理如法,理所应当的。比丘本身,就有“应供”之意,因为清净的僧宝,是在家菩萨积修功德的广大福田。清净比丘以持戒精严的正行,和导人向善的智慧,为众生法布施,作为在家修佛的菩萨,应该为比丘发心供养。

唐宋名士,多有崇信三宝,恩养寺僧的慈悲善举

在佛教历史上,北宋著名佛教居士苏东坡,是一位勤修布施的善居士。布施的目的是利益众生,而利益众生就要尊重众生的生命,苏东坡曾与好友章淳一同出游,二人行到一处险峰,两山之间有一条很深的间隙,需要踩着独木桥才能通过,一旦失足,就可能丧命。章淳一心只求美景,于是索性豁了出去,他踏过独木桥,在对面的峰壁上题下诗句。又借着一条老藤,倏忽一下荡了过来。

满面红光的章淳,以为苏东坡胆小,其实苏东坡常年闻思佛法,又与禅僧佛印交往深厚,佛印就曾劝他,不要恃才傲物,而是要珍视众生。苏东坡见章淳如此轻狂,于是黯然感叹道:“章公这样不避危险,恐怕也不会很在意他人的生命啊!”事后果然证明,章淳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之徒。

晚年失意落迫的章淳,想起了这位慈悲的好友,此时的章淳才见识到苏东坡笃信佛法的善报与心安。苏东坡在修佛的道路上,也曾狂妄过,也曾懈怠过,犯过很多居士朋友常犯的过失。但苏东坡还是非常积极的认识了过错,还通过亲近供养禅僧,和为大众修建水利的善法布施中,积累的莫大的福报,这也是苏东坡在历史上颇具美名的原因,因为他是一位慈悲的智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