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侯之间的战争,名将之间的胜负,以及谋士之间的“斗法”,都写得非常生动,扣人心弦,让读者唏嘘不已,欲罢不能。

而《三国演义》其实也上演着“谍战大片”——书中的谍战也非常精彩,其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战争的风云变化,人物的复杂关系,激烈错综的冲突,不断推进的悬念,以及谍战的策略、实施及其效果。特别是谍战人物的形神兼备、斗智斗勇、得失成败等,让人扼腕、让人叹息、让人感慨……不一而足,都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由此,本文略加概括,并试推出《三国演义》谍战排行榜——

第七名:蒋干盗书
蒋干同学是周瑜的发小同窗。赤壁大战之前,籍籍无名的蒋干在曹总面前自告奋勇,要去东吴说降周瑜,看得出来自信满满,也确实是勇气可嘉。可惜的是蒋干同学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周瑜正愁计策没法实施呢,一听蒋某人来也,不禁喜上眉梢,乐的顺水推舟,将计就计。蒋干同学说降不成,碰得一鼻子灰,便发挥了一个细作的基本能力——竟然偷了一封藏着反间计的假信,看起来足以交差,而且后来居然能顺带着庞统投曹,似乎是喜上加喜了。结果祸害得蔡瑁张允成了刀下冤鬼,还让庞统为曹操献上了连环毒计,最终导致主公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而归。当时曹操错斩了蔡瑁张允,一转身悔得肠子都青了,但只好“内心在流血”了……而作为一名特工,蒋干同学导致了悲剧结果,却看上去像个喜剧人物。
第六名:曹操献刀
董卓凶狠残暴,大臣们暗中图谋除害,但心中只有义愤,无兵无权,束手无策,真个是“手无缚鸡之力”。只有青年校尉曹操是个行动派,平日里与董卓套近乎,渐渐赢得了董卓的信任,变成了一个“卧底”,一直伺机暗中行刺。王允在私宴中因董卓专权跋扈而掩面大哭,引得众官同哭,而曹操却抚掌大笑——曹操的大笑常常出人意表,富于戏剧性。曹操笑众官除了哭一无是处,并当即透露了献刀计, 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随后借王允七星刀前往刺杀董卓。在董卓府中,乘吕布出外为自己挑马之际,曹操意欲拔刀相向,不想被董卓在镜中发觉,恰恰吕布返回入内!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操是多机敏的人物啊——迅即应变,行刺变献刀,一时间骗过了董卓和吕布。出门后不假思索,快马加鞭逃出城去。
第五名:曹营将士真投袁
官渡之战前,曹操弱,袁绍强,军力对比是2万对10万,这是一场看似没法打的战争。但凭借“十胜十败”之势,最终曹操奇袭乌巢,一举击溃了袁绍。胜利后,在缴获的物资中,曹操发现自己阵营中有些将士曾与袁绍书信往来,暗通款曲,眉来眼去——实际上应该是战前明里暗里的投降派。其中一定也有人传过情报给袁绍,但显然没发挥什么大作用。主要原因应该是:有的只是先期表达一下投袁的意向,向袁绍示好;有的其实是骑墙派,脚踩两只船,随时准备见风使舵。这是留有后路的两类人。第三种是即使提供了情报,但战争形势转换很快,加上曹操注重打闪电战,军事高度机密,因此也没起什么作用。好在官渡之战赢了,否则这些人真的不堪设想。最后还是曹操英明,“阅后即焚”——不加公布,既往不咎,当众一把火烧毁了这些信件。 第四名:东吴黄盖假降曹
黄盖,东吴老将,三朝元老,在东吴大致相当于蜀国之黄忠。赤壁之战前,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计上加计,让黄盖先实施“苦肉计”,成就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经典故事:大帐之中,老将黄盖假装宣扬曹操不可战胜论,建议东吴赶紧投降曹操,年轻气盛的少帅周瑜闻之勃然大怒,要立斩黄盖,以免祸乱军心。在众将求情之下,方才“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杖打了黄盖50大板。黄盖遂以此要假装投降曹操。黄盖,东吴老臣也——聪明的曹操哪里肯信?但最终反正还是信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企图打入周瑜营中最差劲的卧底——也是假投降的蔡和、蔡中发来了情况属实的情报,二是对方阵营的阚泽出色完成了送降书的任务,黄盖计中的假投降变成了曹操眼里的真投降。
第三名:阚泽冒死送降书
之所以将阚泽排在了黄盖前面,是因为黄盖最后并没有亲赴死地,假装投降来到曹营。黄盖只是挨了50大板,演戏骗过了两个看戏的傻子蔡和、蔡中而已。而作为东吴一代名臣,《三国演义》中的阚泽勇于建功立业,抱定赴死之心,冒着巨大风险跑到曹营,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即使是在曹操识破计策要杀之的情形下,阚泽依然面不改色,通过一番巧言花招,最终骗取了曹操的信任。当然,这还有赖于蔡和、蔡中假情报的“神助攻”。最后,阚泽假意不敢再回东吴联络黄盖,临行时曹操赐以金帛而不受等,均伪装、表演得十分巧妙,细节即使放在“放大镜”下面,也确实“足以乱真”。

第二名:庞统坑献连环计
在打小的同学周瑜处,蒋干虽未说降成功,但带回了假装“怀才不遇”的一代名士庞统,加上一封假信,竟然在曹总面前“成功”交差。殊不料这为曹军置入了一个决定战局的“木马”:凤雏庞士元在酒酣耳热之际,高谈阔论,为曹操献上了最终将曹军“反杀”的连环计,也就是将曹军大船连锁起来——这成为挖曹军坑、要曹军命的大招。等曹军扎扎实实连起了大船,为孙刘联军准备了火攻的充分条件,庞统便谎称周瑜身边多有愿降者,愿再回东吴为丞相招降。同时堂皇而言之:“某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丞相渡江,慎勿杀害。”之后扬长而去,全身而退。

第一名:貂蝉巧施美人计
貂蝉,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闭月”。司徒王允要除掉董卓,一介文臣,只能用计。在苦思计策而不得的情况下,散步中撞破了貂蝉的心声,触发了美人计的灵感和实施。王允一女两献——分别向董卓、吕布献上小女貂蝉,在二者之间兼施离间计、连环计。而这两个计策的前提都是要靠美人计——离貂蝉而不可,非貂蝉而不可。貂蝉要在董卓、吕布两人中间演两面戏,风险当然极大,心理能力、周旋能力要超强才行。王允固然后台策划巧妙,而大戏的真正主角却是貂蝉,其举手投足都不能错,一言一行都不能假,一笑一颦一哭都要打动人。出色实施的美人计令董卓、吕布都对对方产生了出离的愤怒。一个弱女子貂蝉,最终激起吕布挥舞着方天画戟,成功铲除了一代豪强董卓。 以上《三国演义》谍战排行榜,可以作为读者“都付笑谈中”的谈资。同时,还可以通过重温名著,体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最后我们不妨再重读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该内容通过维权骑士士值品牌馆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