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SI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SSCI库中近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居世界前50%的国家/地区和居前0.1%的热点论文。中国大陆一共296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1%,新增7所,退出1所。

我国大学第1名易主了?万年清华北大第1第2,谁这么大的力量可以把它们拉下来,刚开始看到这个榜单,小编也觉得是不是在“鬼扯”,咱们就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ESI,5月14日晚公布了从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2月29日的统计数据,也就是10年零2个月的数据,也就是这个期间所有数据的排名结果。

一般情况下,ESI会每过2个月就公布一次数据排名结果,也就是在原数据的基础上,加上新增2个月的数据。

而且,ESI每年的5月会把数据库中最老一年的数据清除掉,也就是说5月这一次的更新数据变化是最大的,接入新的,去掉陈旧的。

说了这么多,可能还是有人并不太了解ESI到底是什么排行榜?什么数据库?和国内的武书连、校友会一样吗?和国外的泰晤士、QS一样吗?

ESI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SSCI库中近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居世界前50%的国家/地区和居前0.1%的热点论文。ESI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所有统计数字每两个月更新一次。

回归正题,说说今年刚刚公布的5月份的数据排名,先说网友高考考生及考研考生最关心的排名情况,上榜:

数据中,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不区分两地办学

前十的大学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内第1,全球第71,

清华大学 国内第2,全球第78,

北京大学 国内第3,全球第80,

上海交通大学 国内第4,全球第92,

浙江大学 国内第5,全球第93,

复旦大学 国内第6,全球第132,

中山大学 国内第7,全球第16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内第8,全球第170,

南京大学 国内第9,全球第174,

华中科技大学 国内第10,全球第204。

前100名的高校中,深圳大学全球排名提升118名,成为名副其实“全国进步最快”的大学。

总体情况:

发表283万篇文章,比上个月公布少3万篇;被引3235万次。文章数及文章被引排名均为全球第二;篇均被引11.43次,篇均被引稳步提升。

高校情况:

中国大陆一共296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1%,新增7所,退出1所。新增高校为:湖北工业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退出高校为山西农业大学。

全国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数1280个,千分之一的学科数143个。机构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数397个,千分之一的学科数保持31个不变。

学科变化情况:

新晋千分之一学科六个分别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中山大学的材料科学、浙江大学的环境/生态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化学、四川大学的药理学与病毒学。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了,可能有的就认为不管你怎么变,在我心中“清华北大”永远是第1第2的,能考上的都是各省市的高分状元,而有些人则觉得时代在发展,某些大学也在进步,不能一棒子打死,你觉得该如何看待这个排名呢?

整理自最佳大学、科睿唯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