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乔丹身边的哈珀,大梦、鲨鱼、邓肯身边的霍里,魔术师身边的斯科特,马刺永远的吉诺比利,勒布朗身边的巴蒂尔,伯德身边的马斯威尔和麦克海尔。伯德到1985年为止,职业生涯前半段的锋线搭档是塞德里克-马斯威尔,1981年的总决赛MVP,203公分的小前锋——所以,伯德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勒布朗-詹姆斯和拉里-伯德,是NBA史上头两号小前锋。

这是不刊之论了吧。

问题来了:

勒布朗和伯德,真是小前锋吗?

——哪位问了,那还有假?

——事实:

伯德到1985年为止,职业生涯前半段的锋线搭档是塞德里克-马斯威尔,1981年的总决赛MVP,203公分的小前锋——所以,伯德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然而,勒布朗2012年季后赛的锋线搭档是肖恩-巴蒂尔,小前锋;2012-14这两季,数据网站basketball-reference明写着:勒布朗站大前锋。

那几年,勒布朗身边搭档常换:哈斯勒姆、巴蒂尔、迈克-米勒、刘易斯……后三位可都算小前锋出身。

所以,勒布朗其实也戗行吗?

于是,我们该将勒布朗跟伯德二位,归到大前锋去,跟蒂姆-邓肯抢饭碗吗?

邓肯若听了,也得叫屈:

多年以来,大家都说我是中锋混到大前锋堆里刷地位。你们俩小前锋也要挤到大前锋堆里来,这没活路了!

当然不是咯。

这就说来话长了。

当然,话说至此就长了。

勒布朗和伯德,虽然一个俄亥俄黑金刚,一个印第安纳白老头,但有个共同点:全能,兼且是史上两个传球最好的前锋(里克-巴里、皮彭、迪奥、普雷西、韦伯和德雷蒙-格林在身后慢慢排)。

他二人一揽全包,连组织后卫的活都分呢,客串大前锋救个场算什么呢?

但是他们的全能,需要有人帮衬。

伯德的早年搭档马斯威尔,1981年总决赛MVP,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位置。依照他的总结:进攻时,他主内站大前锋,伯德主外打小前锋。

防守时,他对位小前锋,伯德防大前锋。

这个习惯,沿到了后来。1985年,与伯德并肩站的是凯文-麦克海尔,如今我们都知道,麦克海尔是史上背身步伐顶尖的内线大师,进攻时自然是内线主攻;可是防守端,麦克海尔却得防对手小前锋。

比如,遇到201公分的威尔金斯、196公分的丹特利这类速度型小个子,都是麦克海尔负责跟。

——因为伯德虽然全知全能,却有个弱点,防不住速度型球员。

所以终伯德一生,永远是进攻端随心所欲,四处游遍,防守端对付大前锋。

也亏得马斯威尔和麦克海尔够全面,才支应得住伯德这种要求。

勒布朗喜欢的球员则众所周知:一群三分射手环伺,最好集体能防守。

跟勒布朗搭档的大前锋,最好还能投三分。

于是巴蒂尔成了勒布朗搭档过最合适的前锋:

进攻端,巴蒂尔可以拉开空间,任勒布朗肆虐禁区,所以2012年季后赛,勒布朗进攻端堪称职业生涯最佳;防守端,巴蒂尔可以防三个位置,不会吃亏。

之后迈阿密找米勒、刘易斯,都只是在找巴蒂尔的影子。

之后勒布朗回归骑士后状态起伏,固然有年纪渐长、常规赛收力的因素,也是因为已经不习惯打回纯小前锋了。

但凡给勒布朗找个攻防两端可以摇摆3、4号位的,让他舒适地站一个摇摆前锋,自然所向披靡。

所以2016年总决赛,骑士最后用杰弗森搭配勒布朗打首发,才有骑士的大逆转。

所以,如伯德与勒布朗这样的超世之杰,搭档也得找特殊型号的。

其他巨星的搭档,亦然。

就像您每天做烧饼,让顾客买了,好去隔壁夹酱肘子吃。有一天顾客拿了伊比利亚火腿切片来,您也得脸不变色心不跳,变得出加泰罗尼亚风番茄汁浸炸面包片才行。

乔丹晚年后三连冠时,身边的组织后卫是原得分后卫、入行时号称过小乔丹、身高198公分的罗恩-哈珀。

看着很扭曲,但这是禅师需要的:

公牛本就打着不粘球的三角进攻,不用传统组织后卫;特别需要一个能防守、够全面、能防三个位置、不出风头、眼光高远的老头子。

1995年大梦带火箭夺冠,首发大前锋罗伯特-霍里,前一年还是球队小前锋呢。

之后,霍里又历事鲨鱼和邓肯两位巨人成就霸业,真是完美捧哏。

道理很明白:大梦、鲨鱼和邓肯都是内线威力巨大的怪物,所以需要空间型4号位:得出去投三分、走位接应和传球;防守端则得干巨人身边那些下脚料的活儿:补位、轮转、护栏板,偶尔帮着犯规。

实际上,德雷蒙-格林们这一路空间型前锋,霍里真是老祖师爷。

像拜伦-斯科特,在洛杉矶队史上威望崇高:好歹是三届总冠军的首发得分后卫嘛。哪位说了:魔术师、天钩、沃西在阵,他也就是个小角色,但斯科特有一个技能,湖人不可或缺:

191公分身高的斯科特,防守端,经常对位着刺客们那些超级组织后卫。因为魔术师206公分的身高,没法去追那些快如闪电的小个子。

——这就像费城时代的阿伦-艾弗森,身边总配着埃里克-斯诺。斯诺就是进攻端负责出球当组织后卫,防守端负责去跟对方得分后卫。

斯科特和斯诺,其实就是给艾弗森与魔术师殿后,让他们可以尽情发挥速度与身高优势的。

实际上,伟大巨星,多少都有点出离位置,所谓play out of the position,不能按常理来建队。

所以如上所述,超级巨星们的捧哏,多少得有些全能偏才,好为巨星遮风挡雨。

但他们真正特殊的能力,还不在于全面。

乔丹身边的哈珀,大梦、鲨鱼、邓肯身边的霍里,魔术师身边的斯科特,马刺永远的吉诺比利,勒布朗身边的巴蒂尔,伯德身边的马斯威尔和麦克海尔……

也包括罗德曼。

篮球中有两种全能。

一种是面子上的光彩耀目,无所不能,比如勒布朗,比如魔术师,比如伯德。他们的职责,就是尽情挥洒,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一揽子江山背负。

另一种全能则是里子的全能:可以防许多个位置、不碍着主角发威、让主角打得随心所欲。

这类人的要求,不只是说,你能投篮能防守就行。得能策应,能防起码两个位置,能把主角不做的那部分活都填好。

以及:

能沉得下心。

罗伯特-霍里年少时,也是能单赛季场均12分6篮板4助攻2封盖2抢断的全能;巴蒂尔大学时,也是NCAA的超级明星。他们都是实际上可以打两三个位置,也当过腕儿的人。

他们的辛苦和沉默,得到的报偿是?

嗯,很简单:

总冠军嘛。

所以,我们总说勒布朗遇到了他的韦德,乔丹遇到了他的皮彭。其实某种意义上,勒布朗也需要他的巴蒂尔,乔丹也需要他的哈珀。

就像魔术师需要天勾和沃西,但也需要他的斯科特。

每个全能巨星身边,都得有个同样全能甚至更全能,但也许不被世界关注,只有当事人了解其意义的捧哏才成。

当然,还有一种相对辛酸的例子。

他们曾经全面得举世皆知,是要成大逗哏的材料,然后发现:自己在NBA过得不算愉快。

于是他们放弃了成为魔术师、勒布朗和伯德,决定成为一个好捧哏。

然后很讽刺地发现,命运给了他们一个伟大逗哏的错觉,其实是为了折磨他们的心性,好让他们成为伟大捧哏。

比如托尼-库科奇,比如晚年终于混到戒指的安托万-沃克.

比如,敬爱的拉马尔-奥多姆。

——“哼,咱奥多姆高中时也是全美第一阵的!要不是高四因为成绩差转过学,说不定还是1998年状元呢!卡戴珊啊,别以为我生来就是第六人!高中时,我可比哈登横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