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远征!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不断地冒险。
公元前330年的冬天,他攻伐到了阿富汗的喀布尔附近。第二年春天,他又越过了高达3300米的兴都库什山,然后挥师北上,到达了撒马尔罕,后又转向东北,一直抵达锡尔河岸。
这时,一个新的目标强烈地吸引着他,那就是传说中的印度。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的军队越过了海巴鲁山,出现在印度河畔,打败强大的“大象军”,踏着广袤的旁遮普平原向前挺进。他原以为,印度河同尼罗河是相通的,或者就是尼罗河的源头;使他失望的是,印度河却是注入了一个南方的“大海”。
他本来还想向更远的东方前进,为了鼓舞他疲惫的士卒,亚历山大大帝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让我们共享最后的胜利》:
他的演说并没有激起将士们的热情。七年的征战,当日从马其顿出发的老战士大都已经战死。印度的热带气候,雷雨、毒蛇、传染病,以及无法通过的森林,都影响着战士们的情绪。他们沉默,拒绝继续前进,亚历山大大帝只好宣布打道回府。
不过,他的不安分的灵魂不容许他走回头路。他把他的部队分为两支,一支沿印度河岸步行,以防止沿途土著的袭击,他自己则带领一支乘船顺流而下。他在印度河航行了九个月,行程1600公里,顺利进入阿拉伯海。
在印度河口,他又把他的部队一分为三:一路翻山越岭,从内陆返回巴比伦;一路乘船,继续探索沿着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道路;他自己则亲率一路,沿着海岸西行,继续探索未知的土地。
这里是一片荒漠,烈日当空,几乎是滴水难觅,许多战士活活渴死。他终于在底格里斯河口同他的舰队相遇,并且在公元前325年,回到了巴比伦城。
在进入巴比伦之前,他就有一股不详的预感。几个迎面而来的迦勒底祭司曾经告诉亚历山大大帝,不要去巴比伦,否则将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他终于发出了绕过巴比伦的命令,但是,部队在一片沼泽地里行军,困难重重,最终还是开进了这座城市。
他们在巴比伦举行了许多庆祝活动,但这并没有使亚历山大大帝阴暗的心情宽解。为了摆脱烦闷,他白天观看演出,晚上和部下欢宴。在一次狂饮之后,他突然病倒在床上,十天之后,他悄然离开了人世,享年33岁。
他没有留下子嗣。当将军们问他把这个年轻的庞大帝国交给谁时,他简短地说:
“给最强的人”。
亚历山大大帝死亡之谜
亚历山大大帝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有声有色,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在不到十年的征战生涯中,行程四万多公里,建立了一个地域辽阔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开拓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他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征服者。他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更是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但是,为什么精力充沛、正值壮年的亚历山大大帝会突然死去呢?对于这点,史学家们有很多猜测。
一种说法是死于疟疾。苏联学者塞尔格叶夫在《古希腊史》中提出:“亚历山大大帝死于恶性疟疾。”美国学者伯恩斯和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写道:“公元前323年,他身患巴比伦疟疾,死时33岁。”
另一种说法是死于酒后感冒。英国著名史学界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认为:亚历山大追求刺激,不断地在宴会中狂饮,在一次宴会上,他喝光了一樽快装6夸特酒的大酒杯里所有的酒。在一次酩酊大醉之后,由于天气骤冷,引起感冒、发烧,导致了他最后死亡。美国学者威尔和日本学者大牟田章也赞同这一观点。
此外,还有第三种说法,亚历山大大帝是被他部下毒死。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除记述了亚历山大连日跟迈狄亚斯一起饮酒作乐外,还说到了他的部将安提帕特曾送给亚历山大一服药,他正是吃了这副药才死的。据说,这副药是亚里士多德替安提帕特配的,由安提帕特的儿子卡山德送到亚历山大那里。亚历山大一口把那杯药酒喝完后,就感到剧烈疼痛,这就是他当即离席的原因。
很久以后,卡山德成为马其顿国王。传说,他每次来到特尔雯神庙,看到亚历山大大帝塑像时,都会感到极大的恐惧,并全身发抖,头脑发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不过,这仅仅是后人的猜测,亚历山大大帝和当场的人都没有怀疑到这点,否则,卡山德等人还有命吗?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