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书协专家也对余秋雨的书法进行了批判,说余教授的字在结构,线条,气韵等方面处理的都不是十分的合适,不够专业,并把余教授的书法直接划分到了学者型书法行列。一些人认为余秋雨的书法没有碑帖功力,缺少筋骨、文人色彩过于厚重,力度不够、随意自由没有气势。

在古代通常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形容才华出众的人。这其中的“书”指的就是书法。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汉字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来都被文人墨客所喜爱。书法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字体的书法代表,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书法大家。但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不仅仅是书法家们特有的,古往今来许多的文化名人在这一方面也是造诣颇深。

民国时期的鲁迅、胡适、老舍、矛盾、徐志摩等等著名的诗人、作家都写得一手好书法。如今也是一样,许多著名作家学者的书法作品毫不逊色于书法大家。以余秋雨教授为例,他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文化史学家。2010年起开始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次年又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的称号。余秋雨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在书法领域也是佳作迭出。余秋雨的书法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潇洒飘逸,有较强的书法功底。

余秋雨书法的核心是“用文学引领书法”,将二者相互融合,交汇贯通,这也是余秋雨书法的闪光点。对于余秋雨的成就,不少人都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与评价,他也被赞为是文学界的奇才。但是在掌声与鲜花的追捧下,一些反面的声音也逐渐现露。

一些人认为余秋雨的书法没有碑帖功力,缺少筋骨、文人色彩过于厚重,力度不够、随意自由没有气势。有的书协专家也对余秋雨的书法进行了批判,说余教授的字在结构,线条,气韵等方面处理的都不是十分的合适,不够专业,并把余教授的书法直接划分到了学者型书法行列。

其实类似于余秋雨这样热爱书法的人士大有人在,他们的功底与专业人士相比自然是不足,但对于书法却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把情感交付于书法之中,引起共鸣。这样的书法虽然打破了常规,但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对于书法的理解,只是以此来修身养性,并未掺杂着功利性的因素。其实并没有必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批判他们,只要能让人感受到书法的美,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创作。

书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在不断的被创作之中。书法也不是谁的特权,谁都有权利去书写,去创作自己心中、笔下最美的书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