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金”这个字。

做为五行之一,这个字很有代表性,它是一个天覆字,所以上面要像雨伞一样打开,把下面好好盖住。

而下面由于有很多横画,因此本着不可以重复的原则,我们需要在长短,粗细,轻重等方面做文章。

一般说来由于他总共有4个小部分,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短长短长的变化去安排。王羲之的写法,以不平衡取得平衡,通过竖的位置和捺的长度来实现。



永禅师的写法,依旧是不激不厉,无欲无求。

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写法,无论怎么做,我们都需要使整个字的结构和比例看起来比较协调,这才是写好一个汉字的根本。


柳公权,刀斫斧砍


欧阳询,逸态横生


颜真卿 ,正人君子

书法始终是有很大的容差性的,因此我们不要过于去钻牛角尖,只有学会融会贯通,我们才能够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经”这个字。以前这个字的左侧,有一笔画比较繁多,因此他的角色并非仅仅就是一个配角,很多情况下,它的比重可以和右侧的部首平分秋色,所以在书写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智永禅师,左收右放,意态纵横


柳体,两部分半斤八两,注意两个点分别和撇折以及两个横的隔空呼应

了解了繁体字的写法,我们再去学习简体字就会容易得多得多。因此在我的课堂上,繁体字一般都是必学的。


欧体险峻,我很喜欢他的绞丝的处理,干净利落


颜体的这个写法,乍看上去还以为少了一个点,不过他的绞丝的处理方式是挺特别的

下面我来看一看一个比较常见的字,“无”。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常用的这个写法,在古代实际也存在,只不过另外一种写法比较常见而已。


楷书第一人,钟繇,这个写法萧散,放松


柳公权这四个点看起来像放烟花,他突出了四个点的作用,上面因此写的比较扁关于这个字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间的横比较长,下面四个点的作用比较大,只不过有些书法家把四个点写得比较松散,和上面的部首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也有一些书法家把四个点和上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唐朝御用抄经人国诠的“无”


宋高宗赵构,这个字上收下放,左收右放

所以还是那句话,一字百态。在古代至少是宋朝以前,并没有印刷体,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字好多的形态各异的写法。

欧阳询总会给我们意外的感觉


颜体很好地结合了上下两个部分,因此整个字看起来非常和谐


赵体《寿春堂记》非常平和自然的行楷


赵体《胆巴碑》,同样很养眼,难怪今天学赵体的人有那么多

多看多学始终是好的。最后我们来看“丝”这个字。他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的,有些人把左右写的一模一样,有些人分得清主次,而有些人把它写成了一个整体。


这一看就是魏晋风韵


永禅师增加了整体感,这个写法也很有味道

我认为这就是汉字之所以伟大的原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赵体大楷,主次分明,同时避免了重复

今天的人们学习书法可能需要继承的地方更多一些,我们连继承都没有继承好就不要去提什么发扬了。


唐伯虎也学赵孟頫,这个写法接近今天的简体字写法,所以很值得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