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作息时间不规律,一部分原因在父母身上。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让一时的软弱,造成日后的遗憾,甚至一生的惨淡。

孩子在小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好的或是坏的学习习惯,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是优生还是差生。

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一定要注意并防范这些特征,孩子今后是否是老师、家长眼中所谓的“差生”,从下面4个习惯中就可以看出来。

1、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手机

报道称,有调查显示,儿童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家长在管理幼儿情绪和时间方面出现困难。世界卫生组织担心,5岁以下儿童过多的屏幕时间与久坐行为相结合会导致睡眠不足和活动水平低下。

不是说,手机一点不能碰,而是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吃饭、做作业时不能看电视,电视要看多长时间等,家长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减少孩子耍赖皮的机会。当孩子因此哭闹时,可以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来化解。

最近,一份名为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在北京发布,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初中生。数据显示,孩子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的时间大多是三个小时以内,而有7.6%的父母每天使用时间超过了6小时。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尽量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2、面对困难,轻言放弃

蔡美儿说:“作为父母,你为孩子的自尊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允许他们放弃。而且,如果坚持,孩子就能知道他可以做到那些自己以为做不到的事,没有比这更能建立自信的了。作为父母,我的目标就是让我的孩子为他的未来作好准备。”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让一时的软弱,造成日后的遗憾,甚至一生的惨淡。

就像丘吉尔所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可言,如果有的话,就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3、作息时间不规律

孩子作息时间不规律,一部分原因在父母身上。

现在很多80后父母都是“夜猫子”,于是也让孩子过上了“昼夜颠倒”的夜生活。所以,父母要起一个表率作用,从今天开始,早睡早起。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设定晚上睡觉的时间(低年级的孩子最好不要超过10点),并将其视为一种家庭制度。当然,这个规定不是针对孩子一个人,而是针对整个家庭。当孩子要求父母晚睡时,应坚决拒绝,让他们知道不能违反家庭规则。

大部分孩子的自我约束力都比较弱,所以家长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原则,规矩定好了就不能改。同时,家长的表率作用也非常重要。切记,家规是全家人一起都要遵循的,而不是为了约束孩子。

4、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的时候三心二意,拖拖拉拉,导致效率低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要么经常想东想西,要么喜欢交头接耳,总之就是不认真听课。

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孩子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

成就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正确性。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不回读、不读破词,这是培养专注力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