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有了孩子以后,看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只要是看一家三口的睡觉模式,就知道这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以下五种睡觉模式,看看你家是哪种?

一家三口的睡觉模式,暗示着家庭幸福指数

1)同一张床,孩子睡中间

一家三口全都睡在同一张床上,孩子睡在中间,这是最温馨幸福的场景。孩子睡在中间,这说明爸爸妈妈都非常爱孩子,想要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同时也体现出了,爸爸妈妈的感情也很好,互相深爱对方。孩子睡在中间,爸爸妈妈两边的睡觉模式,说明这个家庭很幸福哦!

弊端:这样睡觉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孩子睡觉时的空气不太好,更容易呼吸到爸爸妈妈的呼出的二氧化碳,而且也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压到。

2)同一张床,妈妈睡中间

一家三口睡在床上,但是妈妈睡在中间,这样的睡觉模式说明妈妈很爱孩子,也很爱爸爸,愿意奉献自己。

因为妈妈睡觉中间,就会将孩子照顾得很好,不让老公挨着孩子,是为了让爸爸睡个好觉。毕竟爸爸在外忙了一天,妈妈心疼爸爸,所以就选择了牺牲自己。

这样的家庭妈妈全心全意为这个家,希望爸爸平时多体谅、关心妈妈,这样的家庭幸福指数也很不错哦!

3)同一张床,爸爸睡中间

也是同一张床,爸爸睡在了中间,爸爸会主动去关心孩子的情况,说明这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爸爸,这样会有利于促进爸爸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而且爸爸也不会减少与妈妈的交流。

这样睡觉模式的家庭也很幸福,就是需要爸爸要学会如何照顾孩子哦!

4)爸爸妈妈睡一张床,孩子睡小床

这种睡觉模式,说明爸爸妈妈感情真的非常好,即便有了孩子也不会分开。

同时也说明了这样的爸爸妈妈不会对孩子溺爱,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样的家庭睡觉模式既既幸福又理智哦!

5)妈妈孩子睡一张床,爸爸睡小床

这种情况的睡觉模式,大都是有由妈妈负责带孩子,爸爸处于很少管的状态,或者是妈妈担心爸爸工作一天很累,心疼爸爸,让爸爸睡好一点。

但这种情况时间久了,会让夫妻之间感情变淡,从而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跟父母睡在一起,但当孩子渐渐长大,出现了性别意识后,就不再适合与父母睡在一起了。这时候,父母就要考虑孩子分房睡的问题。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分房睡?

1. 给予孩子正确态度

父母想要帮助孩子成功分房睡,首先就要告诉孩子,这是为他好,是正在帮助他长大,让孩子明白,分房睡并不是父母依旧爱他,从来没有抛弃他。

还有就是想要孩子分房睡,全家要统一态度,如果有人舍不得,对孩子松了口,那就会变成一场拉锯战,想要分房就会变得特别难。

2. 可以先分床在分房

有些孩子一下子分房就可能会不习惯,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分床开始,一个房间,不同床,等孩子习惯后,在逐步到分房。

3. 陪着孩子入睡

当孩子分房以后,刚开始时,妈妈可以陪伴着孩子入睡,渐渐过度到讲睡前故事,等到孩子适应了以后,就不用在陪着入睡了。

4. 有原则,也有温度

当父母决定孩子分房睡了以后,就千万不可以心软,如果父母不坚定,一次又一次放弃原则,那孩子肯定没办法成功分房睡。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妈妈就可以陪着孩子,但是去孩子的房间睡,让孩子明白,这个房间是他的,而妈妈陪他也只是暂时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