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乔丹纪录片《最后一舞》终于播完了最后两集。

对于这部纪录片,不同年代的人自然观感很不一样,于老球迷而言,这是一个重新追忆青春的过程,而对于新一代球迷来说,这是一个脱离支离破碎的集锦,重新认识篮球之神的机会。

纪录片总有终结的一天,但对于乔丹的讨论,显然不会就此止住。

毫无疑问,篮球场上的乔丹正如他的绰号一样是类似“God”的存在。哪怕阔别赛场两年后,以38岁高龄再度回归球场,乔丹依然能用实力证明自己的统治力。

可一旦走下球场,乔丹头顶上的“赢家光环”有时候也黯淡无光,尤其是作为一支球队的管理者和老板,乔丹的一些操作和对球员潜力的判断,经常会让你不得不怀疑,他真的是篮球之神乔丹吗?

1999年12月,在退役十多个月后,乔丹成为华盛顿奇才小股东。同时受华盛顿奇才老板波林邀请,乔丹在2000年1月正式出任球队运营总裁一职。

在乔丹接手之前,奇才在过去的11个赛季中,只有1个赛季打入季后赛,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鱼腩球队。但奇才战绩虽然糟糕,球员薪金却一点都不低。

乔丹刚接手的99/00赛季,奇才球员薪金排名联盟第6,此后2个赛季分别是第5,第10,一直到乔丹将要离开的02/03赛季,奇才球员薪金才降至联盟倒数第4。

和球员薪金严重不匹配的是奇才打出的战绩。

99/00赛季,奇才仅取得29胜,东部倒数第三。00/01赛季,更是离谱的只拿到了19胜,东部倒数第二。奇才的糟糕战绩也极大地刺激了好胜心很强的乔丹。

2001年9月,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乔丹宣布第二次复出。01/02赛季,在乔丹的率领下,奇才取得37胜,排名攀升至东部第10。

02/03赛季,奇才更进一步,东部第九,但都没能闯入季后赛。赛季结束乔丹退役,并离开了奇才。

乔丹在奇才一共呆了三年半,后两年他虽然是球员身份,不能参与球队经营。但由于奇才队内多名管理层和主教练都是他的“关系户”,他依然拥有很高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但在他的运营下,华盛顿奇才不论是球队战绩层面,还是培养新人层面几乎都没有取得什么像样成绩。

不过,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在奇才已经积累了球队管理经验的乔丹,按理说在夏洛特黄蜂队应该有进步才对,可结果显然并不是这样。

2010年3月,经过近四年的努力,乔丹终于由夏洛特山猫(黄蜂)的一个小股东,正式成为球队最大老板。

这么多年,经过他的管理,黄蜂相较之前,除了市值上有所升高,其余变化并不大。而球队市值的升高也主要是得益于NBA整体市值升高。

事实上,从09/10赛季乔丹接手至今,夏洛特黄蜂只打进过三次季后赛。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和黄蜂队投入有关系。

作为NBA最穷的老板之一,乔丹每年在球队的投入其实并不多,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球队的引援,加上夏洛特本身就是一个小城市,很难吸引到大牌球星的加盟。

但小球市和低预算显然不是球队成绩不佳的绝对理由。在NBA小市场球队不止黄蜂一家。

譬如马刺、步行者和雷霆等,都是小市场球队,他们虽然也办法吸引超一流球星加盟,但通过选秀,进行内部挖潜,依然打出了不错的战绩。

在这方面,乔丹的眼光确实让人感到很迷。从09/10赛季开始,黄蜂队这么多年虽然没有抽中过状元签,但前十高顺位签却有不少。

可这么多年,乔丹选择的新秀中,只有肯巴-沃克成了全明星,其余高顺位新秀基本上都没能兑现天赋。要知道,乔丹错过可有字母哥、伦纳德、巴特勒、克莱-汤普森和CJ-迈克勒姆等球员。

所以球场之上已经封神的乔丹,当换上乔老板身份之后,有时候也只能无奈地叹息:隔行如隔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