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港股回A步伐明显加快,春立医疗(01858-HK)、中金公司(03908-HK)、中集车辆(01839-HK)、中芯国际(00981-HK)及远大住工(02163-HK)等行业佼佼者均启动了回A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回A企业不同的是,远大住工是回A企业中上市时间最少的一家,在港交所上市仅半年多的时间。那么,远大住工如此仓促回A,是缺钱用还是另有计划呢?

实现A+H,一直以来的"资本梦"

5月15日,远大住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启动建议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相关工作。这意味着远大住工正式启动回A的按钮,标志着公司以A+H的形式上市的步伐正加速推进。

实际上,远大住工启动回A计划并不意外。在2016年,远大住工就登陆新三板,但在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便以需要提高融资效率为由正式终止挂牌。2017年5月,远大住工向湖南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2019年1月17日,远大住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2月28日中信建投撤回远大住工的辅导备案;2019年3月湖南证监局披露,远大住工已完成辅导并待申报科创板;2019年10月,经历两度递表后的远大住工成功通过港交所的聆讯,并于11月份在港股上市。

据了解,远大住工在敲钟上市前表示,公司将以A+H股形式上市,预计将在2020年提交A股上市申请。另外,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在一次专访中表示,公司将在A股和H股两个资本市场,大概是在2019年完成。远大住工紧跟"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海外布局,走向全球化,目前已经在16个国家展开业务与合作。中国市场确实是非常大,但是我们觉得一个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全球视野,把发达国家的经验带回国内。

因此,从时间轴来看,远大住工同时推进A股与港股两地上市计划,只不过港股上市进程要比A股顺利。此次启动建议发行A股的计划只是加快其实现"A+H"的步伐罢了。

实行A+H,能给远大住工带来什么?

据公告显示,此次启回A计划是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更好的实施公司发展规划。

这样类似的话,同样出现在远大住工终止新三板挂牌时的公告中,据彼时的公告显示"根据公司自身经营需求和长期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拓宽资源整合渠道,提高融资效率。"

从融资渠道及流动性有限的新三步退市,选择融资渠道更加健全的港股市场上市,自然不需要进行过多猜疑。但是,登陆港交所后远大住工,急促选择回A是也是因为融资需求问题吗?

实际上,融资渠道及融资工具更加丰富对于远大住工这样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来讲,极其重要。在经营活动中,不管从制造PC("预制混凝土"或"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智能PC生产设备和提升建筑工业化技术服务,还是到提供有关建筑生命周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每个环节都对远大住工资金有一定要求,叠加业务拓展及研发活动也需要大量的现金,融资渠道的宽广度就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市场规模。

虽然远大住工在港上市给公司带来约为11.12亿港元,极大程度提升短期的现金储备,但是长远来讲,随着远大住工加大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业务布局,对公司融资渠道及资金管理能力要求将随着规模做大而要求将越高。而采用拓宽股权融资渠道,不仅可以改善资金管理,也可以减少对短债的依赖,对公司长远发展及再融资将带来长效且积极的影响。

因此,回A可拓宽远大住工股权融资渠道,通过实行A+H,也能解决港股流动性问题,还可以更加真实反映公司的估值,进而全面提升公司再融资能力。

尾语:

近期,随着证监会公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下调了红筹股回归门槛,以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境外上市企业回A的热情。此外,疫情全球性蔓延给全球各大产业带来整合资源的机遇,亦是头部企业实现强者恒强的最佳时机,股权融资就成为上市企业首选。在此背景下,未来像远大住工启动回A计划的港股上市企业或将陆续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