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灭之后,我国的文学境界又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此时新思想的潮流加上人人愤而上进的勇气,使得有许多的文人志士活跃起来。无论是梁启超康有为,还是后来的胡适,他们都为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学发展做出了不菲的贡献。那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期,这些大文豪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公事上仍是力求创新和自由,但在自己的私人生活方面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比如胡适,他与结发妻子江冬秀的婚姻则是家母一手包办的,他虽然很不感兴趣,但仍接受了婚姻的安排。胡适的情况和另外一位著名的文人——闻一多有些相似,但结果却不同。胡适后来曾想过与妻子离婚,只是他斗不过自己的“老虎太太”便一直没有结果。而闻一多刚开始对于包办婚姻的妻子也很不满意,但他赴美留学回国之后却对妻子改变了看法,两人相亲相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闻一多是非常著名的学者,《七子之歌》就是出自他手。他非常的追寻自由和民主,一生都在为之奋斗。当知道自己的父母给安排了一桩婚事之后,闻一多像当时的许多进步新青年一样很是排斥。在他理想中的婚姻,应该是自己去寻找的,能够相知相爱的,并且是新时代女性的另一半。而他的指定妻子高孝贞,虽然也没有像旧清朝女子一样裹脚,但却不曾上过学,可以说是在闺房中长大的,除此之外高孝贞还是他的远房姨夫家的女儿。面对儿子的排斥和拒绝,闻一多的父母也不紧紧相逼,而是软磨硬泡。他们既拿出对远房亲戚的愧疚,又说高孝贞问了这桩婚姻已经付出了好几年的青春,这种话语无疑是在逼迫闻一多低头。孝顺的闻一多想着不让父母为难,便应下了这桩婚事。所以闻一多二十三岁时才刚从清华毕业,就迎娶了小他四岁的高孝贞。

素未谋面且从未有情感交流的两人,就算结了婚也不会亲近,这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新婚不久闻一多就做出了一个决定——赴美国留学。在他走之前他还要求,高孝贞也可到国内的学校里去读书,高孝贞也答应了。从此夫妻两个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一起上学。虽说,当时两人没有爱情,但高孝贞对于家庭尽心尽力,闻一多也时常写书信询问家里的情况和她的学习情况,久而久之两人的通信越来越频繁。闻一多鼓励妻子要多多学习不断进步,高孝贞都牢记在心。信封在大洋彼岸间互相传递,不知不觉中闻一多心目中的妻子形象已经有所改变,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并不像想象中的旧女子,那样的腐朽无趣,而高孝贞对于学富五车的闻一多更是爱慕崇拜,所以三年后,闻一多回到国内就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高孝贞,两个人恩爱的生活在了一起。

所以,两个人还是要给予适当的时间去了解和接受。只有探寻到了对方的内心才能真正发现自己面对那个人的感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