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政赤字货币化”引争论:印钱发债可行吗?

来源:新京报 万喆(经济学者)

最近,在经济学界和业界,一场关于“财政政策货币化”的争论正如火如荼。虽说是个新热点,却不是个新问题。而在疫情和复产的背景下发酵,该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财政困难,想印钱发债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个颇为专业的问题。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政府债务货币化,顾名思义,是将财政系统和央行系统两个独立系统的“钱包”连接在一起“互通”的做法。双方的争论焦点,似乎也在此处。

这个论点由财政方面人员提出,甫一提出,就在舆论场上激发出极大水花。

反方的观点是,如果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路径开启,意味着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纪律受损,央行的独立性可能就难以保住。通俗来说,政府发债相当于向市场“借钱”,而所谓“财政赤字货币化”等于是在通过“印钱”发债。这样做对宏观经济、财政可持续性、金融稳定的长期影响可能都并非良性。对于市场而言,货币数量论并没有过时,现代货币理论MMT在国外也有很大争论,很可能带来通胀,且对人民币汇率也会有较大压力。此外,这也并不符合目前的《人民银行法》。

财政方面主要意思是,现在是非常时期,财政压力巨大,必须拿出魄力来创新模式解决财政困难。财政货币化也没有说就无限制、无约束。

印钱发债,其实早已是“常用模式”

2018年,曾有一场央行研究局和财政部门的“辩论”。他们讨论的关键,其实也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问题。

在央行研究局长发表的长文中,指出国有金融机构资本不足问题凸显,财政资金说好要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却没有真正掏钱。财政部门官员“回信”做了解释,但没有否认。

在长文中,另一个“敏感点”是,地方性政府债务信息不透明,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可能引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同时,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处于弱势,导致地方债乱象发生。

财政方回信反驳了这种观点,称“即使一些地方政府有意压低纳入政府债务的存量债务,也更多的是出于政绩考核和风险指标的考虑,而不是有意赖账不还。”并抛出“名句”:金融机构也绝不是 “傻白甜”。

可见,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争论不是新问题。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通过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以及政府举债拉动经济增长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用模式”。

当时著名的“4万亿”,就是通过公共部门扩表,以政府部门的债务置换其他部门的债务,以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进行了大规模扩表、加杠杆,形成了国内以债务扩张拉动经济的结构与体系。

另外,这些年来地方债规模更是难以估算。在2018年的摸底调查中,各地基本上都存在隐性债务,多的隐性债务规模占显性债务比重超过350%。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债券类融资工具、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专项建设基金、政府投资基金、股权融资计划、PPP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形成。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所要讨论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这不是“MMT对不对”或“财政赤字货币化应不应该去做”的问题,因为这种做法早就已经存在。真正的问题是,约束和监管怎么保证?

印钱发债,要确保不“上瘾”

第一,筹资机制怎么保证?当年央行研究局提出的问题,还是没有被回答。财政的背后往往是公权力,基于这种背景,财政赤字货币化到最后可能会引发风险。倘若真的撕开口子,如何防止“预算无约束”的状态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第二,启动机制怎么保证?非常时期用非常政策,当然是没错。但怎么来界定这个“非常”?一方面,迄今为止,我国经济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基本面上依然“有韧性”,经济活动在“稳步恢复”。如果发放特别国债,从过去国债受市场欢迎的程度看,依靠市场吸收没有问题。如果看货币政策,仍有空间。我们当然不能放弃“最后手段”的运用,究竟有没有到那一步,需要更加透明、有约束的机制来加以保障。

第三,使用机制怎么保证?宽松是一种容易“上瘾”的手段。而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有“上瘾”反应,即头晕目眩地大干快上,甚至会产生单调、粗放的低效率“用钱”。如果产生这样的后果,那么无论对财经纪律还是宏观经济来说,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两年前的争论中,央行研究局方面的长文说,“积极财政政策”要真的积极起来,把钱花好。而这一次,财政方主动提出要更“积极”,只不过希望央行做最终的“买单人”。

长文中还说道,“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支柱,思考财政问题,一定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而不能是部门的立场。”财政方回信道:“让人遗憾的是,一些内部专业人士主观上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足够重视”。

如果能够预见到今天,回信的这句话,会怎么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