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里曾是世界第一禁飞区,客机也不能进,如今开放一年过路费3亿

西伯利亚位于地球最北端与北极隔海相望,一直以来,西伯利亚常年冰封冻土,是很多人眼中的不毛之地,然而作为战斗民族的后院以及战略纵深,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将这里视为“禁区”,不允许国外人和物染指,甚至外国民航客机也不能经过。

1983年8月31日,一架从纽约飞往汉城的大韩航空波音747班机,中途偏离了航线,误入苏联堪察加半岛领空(为苏联的远东边疆区,到还未到西伯利亚)。很快韩国飞行员发现自己已经偏离航线,所以急忙试图修改航线准备返回日本海领空,而此时一架苏联米格战机发射空对空导弹将其击中。这家客机在9000米高空爆炸,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在当时苏联的势力如日中天,面对美、日、韩等过的索赔要求,苏联方面直接拒绝,并且运用自己的一票否决权将这件事情决议草案撤销。而苏联方面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这家民航客机进入苏联领空,多次警告没有飞离,苏联战机只能发射导弹。

苏联之所以这么紧张西伯利亚,并且能痛下杀手,根本原因在于西伯利亚地区不但是苏联的战略纵深,它还是苏联的科研中心以及军事机密所在。有多达200所科研中心隐藏在这个不毛之地。如果让西方或者美国掌握了这些秘密,他们势必要打击苏联的这些科研中心。对苏联来说损失将非常惨重。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不但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力量,还继承西伯利亚这片不毛之地,随着许多绝密资料的解封,俄罗斯也知道了西伯利亚的关键所在。但因为国家实在太穷需要钱,加之西方民航的多次请求。俄罗斯最终同意了开放西伯利亚领空,不过俄罗斯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只能民用,一旦发现侦察机或者其他国家军机进入,不由分说直接击落,第二是俄罗斯每年需要收取3.3亿美元“过路费”,只有支付了这笔费用,西方民航航班才能进入西伯利亚领空。

3.3亿美元在90年代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了凑足这笔费用,西方各家航空公司可谓是掏空了钱包。当然航空公司不是傻子,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和他们降低的成本相比,3.3亿美元九牛一毛。原来因为地球是球体,所以越靠近北极的地方东西距离就越短,如果飞机从这里飞过可以节省一大笔燃油费用。因此即便是3.3亿美元对于西方航空公司来说也是值得的。

对于俄罗斯来说,莫斯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更多是战斗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已,毕竟它身处东欧平原在北约的导弹射程之内,而西伯利亚则不同,它远离北约,地广人稀即便北约军队侵入,也无法在短期内全部占领西伯利亚全境。这里可以算是俄罗斯民族最后的生存之地,也是反击之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