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书作者认为后真相有四种表现形式: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并且在书中举出大量的生动例子,让我们看到真相是如何被挑选、扭曲和掩盖的。这些出于美好、片面引导所下的定义,最终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娱乐至上的年代,隔三岔五的"瓜"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这边还在为罗志祥和周扬青的瓜惊叹不已,那边阿里太子蒋凡的太太竟然在网络公开喊话小三……

事实上,每次作为吃瓜群众的你,真的看到了热搜事件的真相了吗?我们往往在还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时,就已经在情绪的驱使下莫名其妙的站了队。

各种各样的说法,事件的反转速度经常比翻书还快,让我们时而焦虑,时而又愤怒。

这种真相和逻辑被忽视,情绪主导舆论的情形被我们称为"后真相时代"。

英国作者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一书中指出,真相是个多面体,别有用心者只描绘其中的一面,因而我们必须擦亮双眼,看清真相是如何被别有用心者挑选、加工和塑造的。

本书一经出版就受到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强烈推荐。

本书作者认为后真相有四种表现形式: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并且在书中举出大量的生动例子,让我们看到真相是如何被挑选、扭曲和掩盖的。

我们就用这四种后真相表现形式来解读,娱乐热点事件中的吃瓜群众,是如何被一步步接受这些并不是真相的事实。

一、片面真相:把片面认识当成全部真相

作者在书中指出片面真相是指:我们获得的大部分信息虽然是真实的,但没有转达出完整的真相,而是被选择过、被裁剪过的真相。

盲人摸象是对片面真相最直观的解读,每个人只摸到大象的一小部分,每个人的回答也都没有错,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大象的全貌是什么样的。

盲人摸象也就是将片面认识当成全部真相。

仔细回忆一下,不难发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把片面的认识,当作是全部的真相。

举个例子:前不久,网上热议的律师鲍毓明性侵"养女"一事。此事件曝光于网络之初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毕竟对于一名未成年少女,受到这样伤害当然会引起公愤。

可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和当事人的不断发声,大家又把疑点转移到,为什么女孩的母亲对此事一直不闻不问?

女孩的母亲有选择地讲述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鲍毓明表述的"恋爱"关系也在往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事态发展上引导,加上弱小女孩的几次录音碰撞着网友们的心灵。

这些事实交织在一起,情绪的驱使决定我们不管是相信女孩和母亲的话,还是选择相信鲍毓明的话,对此事都只是一个片面的认识而非完整的真相。

因此,只能通过法律的公平、公正,给此事进行全面的调查之后,我们才可能看到一个完整的真相,而不是之前受当事人各自舆论引导的片面真相。

事物的复杂性、对背景的不同理解,让我们只能看到片面的真相,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二、主观真相:主观认识当成真相

每当你喜欢的明星传出负面新闻时,你不假思索站出来说:"这不可能,她不是这样的人"时,你其实是在表达主观真相,主观认识成了真相。

作者在本书中指出:“主观真相是指受到道德、吸引力等主观因素影响的所谓真相。”

还记得"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这句经典语吗?现在基本上人人把钻戒作为结婚时的必需品,并且认为它是婚姻永恒、至死不渝爱情的象征。

殊不知100年前,人们对钻石的需求和估值都很低,后来在广告公司进行大幅度推广策划活动下,才把结婚必须佩戴钻石的理念值入人心。并且让人们深信不疑,结婚时的这枚钻石戒指必须被永久珍藏。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推广活动中,钻石很值钱就是一场很典型的主观真相。

娱乐圈里最常见的粉丝为了偶像互撕,甚至引发一系列负面新闻的事情,也是主观真相的一种表现。

2020年2月,因为一篇举报微博,肖战成为互联网风暴中心的活靶子, 同人圈粉丝围攻光明顶,史称227大团结。

此事当初愈演愈烈之时,有人质疑为什么肖战一直保持沉默,一些演艺圈颇有名望的艺人也含沙射影地讨论着此事。

高晓松曾发文暗指:心中没有江湖,流量明星就只能叫"流星",表达了自己对待这件事情的看法。

但是,也有人认为此事皆因粉丝而起,和肖战有什么关系?在这场混战中,不管是支持的人,还是反对的人,他们秉持的都是自己主观的看法。

主观的认识决定了他们是支持还抵制肖战,在他们眼里主观认识就是真相。

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值钱的,什么是不值钱的?不同时代、群体都会有不一样的主观观点,这样的主观认识其实是容易被利用和操纵的。

三、人造真相:利用定义回避事物本来的真相

人造真相顾名思义:我们通过对事物下定义、起名字等方式,从而利用定义回避事物的本来真相,或者对信息的接受者起到误导的作用。

综艺节目中的各种真人秀活动,就是人造真相最典型的例子。

不久前,阿娇和丈夫赖弘国离婚的消息引起不小的热议。因为,之前他们二人在参加真人秀节目中,秀出彼此恩爱、包容的样子。可是,时间不长竟然反转传出分居,很可能要离婚的消息。

真人秀节目,给阿娇、赖弘国定义了一个恩爱夫妻的范本。毕竟,阿娇早年间的情感经历坎坷,现在终于嫁得为人妇,当然也必须以幸福的样子示人。

正是由于人造真相回避了二人其实婚后隐约的争吵,才让我们以为这样的恩爱是"真相"。

然而,当二人宣布分居之后,这样的定义瞬间灰飞烟灭,反倒成了人们吐槽他们真人秀假恩爱的范本。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霍思燕、杜江这一对恩爱夫妻可谓是狗粮从头撒到尾。霍思燕的温婉、杜江的暖男范,真真是给网友定义了一款教科书式的完美婚姻生活。

但是,也有不少人质疑,这样完美的婚姻现实生活中哪里会有?在这款人造真相完美婚姻面前,就是想让网友相信,最美好的婚姻应该是这个样子。

难怪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这档节目热播中,不少女人大呼要换杜江款老公,而男人也期待有一个霍思燕这样的小娇妻款的老婆。

这样的人造真相,打造了一款霍思燕、杜江款完美婚姻,让观众误以为这样的婚姻生活就是一直向往的彼岸,却回避了真实婚姻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地鸡毛。

如果你对这样的人造真相全盘接受,甚至以为多数人都过着霍思燕、杜江这款婚姻生活。只会感觉自己的婚姻生活一无是处,没准还会对自己的婚姻造成负面的影响。

这些出于美好、片面引导所下的定义,最终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四、未知真相:"防患于未然"的假象

《后真相时代》一书中指出:不同的人对未来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未来变成现实之前,只要我们无法证明这些看法是错误的,那么所有这些看法,也都可以被看成是真相,并且对现实产生影响。

我们再来说说阿娇的离婚事件,引发的这些年阿娇感情生活的坎坷经历。

在阿娇当年经历过痛心的艳照门事件后,首先舆论认为她的情况将来势必很难将自己再嫁出去。而她本人内心深处也对此深信不疑,她认为只有将自己嫁出去才称得上逃离的曾经的噩梦。

"嫁人"就是阿娇对自己未来真相的一种预设。

这些年,她守着这样的"未来真相"当作真理,直到她真的把自己嫁给了赖弘国。最终,却发现并不幸福。

这一刻,她才明白,这些年来苦苦追寻着“把自己嫁出去就能获得幸福”的真相,竟然是错误的。

当我们对未来不可知的事情,充满了不安全感时,会下意识地给自己定义一个所谓的未来真相。

直到未来的有一天,你证明它是错误的,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未来真相并不是真正的真相!

结语: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类是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又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真相是复杂的,它可以被操纵、挑选、扭曲,而我们正处于这个真相被利用的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时代》的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提出了建议:“我们只有避免被他人误导,及时提出质疑、要求对方澄清,不给他们留下扭曲真相的空间。我们也可以,向有能力核查事实的组织寻求帮助;同时避免自我误导,才能学会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事物 。”

听到消息时,不要急于去相信,寻找不同的信息渠道,从更多的角度对消息进行分析、更全面地得到事物的全貌,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