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中国排球健几创作的快板球技术,有的成为排球界的共同财富,有的由外国人加以发展提高,围绕快球技术,出现了“时间差”、“空间差”、“前飞”、“后飞”等个人技术和与同伴合作的“前交叉”、“梯次扣球”、“双快一游动”等具有隐蔽性的打法。后来,三十多年的排球运动史证明,中国人是具有排球运动的天赋的,不但创造了快板球,还有风格独特的攻防理论。

一般来讲,排球的战术和技术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日本的大松博文领导的日本女排,苦练翻滚垫球技术,使后排防守筑起一道“钢铁长城”,否定了简单的高举高打战术,一举成为排球女皇,被喻为“东洋女魔”。古巴姑娘在七十年代苦苦练就出色的弹跳能力,控制网上的优势,瓦解对方的攻势,被形容为“黑色橡胺”,七十年代末,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以惊人的大运动量全面加强攻防,在进攻上发展了令人眼花的各种快球,进攻的多点性和突然性,使对手防不胜防,一举取代了日本人登上盟主之席。


特别是中国队的快板球技术,以四号位“平拉开”球为主的一系列多种变化的快球战术,使排坛技术、战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前那种高举高打的简单战术已经远远不适应新的抗衡。苏联、美国设法增加队伍的高度,以强化网上的争夺,但是无济于事,依然不能抵御中国人的攻击。美国人甚至动用了电脑科研仪器,计数中国“铁郎头”(郎平)等人扣球规律。在一九八四年的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安排又用胜利宣告她们在排坛“三连冠”的实现。


现在,中国排球健几创作的快板球技术,有的成为排球界的共同财富,有的由外国人加以发展提高,围绕快球技术,出现了“时间差”、“空间差”、“前飞”、“后飞”等个人技术和与同伴合作的“前交叉”、“梯次扣球”、“双快一游动”等具有隐蔽性的打法。比赛中为争得一分球双方要斗上一个回合或几个回合,在这些回合中双方使出的不同攻防技术,真有点似观看拳击比赛那样具有刺激性。


在欣赏战术中,请注意“变化”两字,这“变化”频频给观众带来了妙趣横生的乐趣。比如二传手见三、四号位有人拦网,他(她)突然双手一托来个“背溜”,球擦过鼻尖问后飞去,避开对手的阻拦,使其在二号位上攻击得手。这种“变化”除了二传手屡有杰作之外,攻击手亦可随机应变,比如当他起跳扣球时,见对方四只大手封来,要是扣球定会被封死,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改扣为吊,轻轻的把球品在对方空挡上,这一轻吊比一记重扣还要奏效。


有时主攻手见对方早有准备,重扣不成轻吊又不可,便当即将错就错,故意把球往界外一撇,对方收手不及,落得个打手出界。总之,攻防双方的瞬息即变,使人联想到魔术的意外,杂技表演的恰到好处。就是这种不停的变化,使整个赛场掀起阵阵欢笑,使观众得到极大的满足。


排球传入中国是一九一三年的事,当时,我国健儿到菲律宾参加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这次国际交往后他们把排球带回祖国,在部分学校中开展起来。以后由于华侨的努力,广东的台山县逐渐普及了排球运动,成为中外驰名的“排球之乡”。然而,对排球运动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研究,还是新中国诞生之后的事。


后来,三十多年的排球运动史证明,中国人是具有排球运动的天赋的,不但创造了快板球,还有风格独特的攻防理论。一九八四年,中国女排荣获“三连冠”的光荣称号,它为三大球的翻身仗打响了第一炮。男排在增强意志磨炼,丰富比赛经验之后,跃上世界排坛的先进行列,恐怕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