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就有这么一位清廉的忠臣被人诬陷,被皇帝秉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原则将他杀掉,他就是明朝著名的大将于谦。在抄家时发现他的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财产,有的只是皇帝赐的佩剑和于谦战争时期穿的袍服而已,皇帝明英宗知道后非常伤心。

大家好,我们的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大家都知道古代明君的身边都有着许多能言善辩的忠臣,这些忠臣不仅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非常强,而且他们在朝廷上说话的分量也是非常大,在民间也是有着很大的威望。其中皇帝们最喜欢也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人,只要他们稍微有一点点的异动,皇帝们就会加高防范之心,毕竟皇帝们是非常害怕功高震主的情况出现。因此很多忠臣都是因为功劳太大皇帝看不顺眼,再加上小人的诬陷皇帝刚好顺手将他们除掉。
明朝就有这么一位清廉的忠臣被人诬陷,被皇帝秉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原则将他杀掉,他就是明朝著名的大将于谦。于谦出生在杭州,他的祖父就是在朝廷为官受人尊敬,但是他父亲这一辈却选择不进朝廷当官而隐居在民间,于谦从小就非常聪明抱负很远大,据传言他在七岁时碰见一个和尚,和尚在算命之后说他是以后能挽救整个明朝在危难之间的当朝宰相。
于谦22岁时进入朝廷,从此迈上了仕途。遇到汉王起兵造反,他跟着皇帝出兵远征,后来因为一系列的功绩,先后当上巡抚宰相。任职期间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将对百姓危害大的贪官都惩治,正统年间的于谦在朝廷势力中已经是非常大了。后来他被召入朝廷,被王振诬陷要判处极刑,百姓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纷纷去朝廷为他平反,皇帝也发现这其中有问题,虽然知道最后冤枉他了,可是还是将他降了一个级别。
几年之后于谦又当上了兵部侍郎,他在听说明英宗要带兵亲征时,极力的劝解,可是明英宗不听还是亲自带兵去了。明英宗被捕之后整个明朝一片混乱,但是国家不可能一直没有君王,所以他们又重新立了新的皇帝为明代宗。敌方政权见俘虏了明朝皇帝也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最后就想以和谈的方式将明英宗送回来,然后让明朝出大量的金钱给他们,但是最后在于谦的建议下将明英宗给接了回来。
虽然成功的将俘虏救了回来,但是他的皇位已经是不能恢复的了,所以明朝的皇帝依然是明代宗,后来因为明代宗病逝,明英宗才重新当回了皇帝。当时的于谦在朝廷上已经算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就连明英宗已经开始小心的防范他,而且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非常嫉妒他,所以朝廷上就流传出了很多他功高震主的留言,这样让明英宗对他更加的防范。最后被石亨等人诬陷,皇帝也不停的大家的劝说,决定直接将他处以极刑。
行刑时天降异象乌云密布,仿佛老天爷都为这位大臣的死而不公,在街道旁边跪满了当时的老百姓,他们以痛苦的方式送别于谦。在抄家时发现他的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财产,有的只是皇帝赐的佩剑和于谦战争时期穿的袍服而已,皇帝明英宗知道后非常伤心。后来皇帝明宪宗上位,才将于谦的儿子恢复清白之身,而且明宪宗也为于谦做出了很多的补偿称,建立了寺庙供人敬仰。
正所谓读历史、看历史、品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中,只有当忠臣遇到明君时,忠臣才会发挥他全部的作用,才能将他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小编真的是为于谦感到惋惜呀,忠臣遇到昏君也是命啊,不知道各位看官看完后有什么自己独特的想法呢?欢迎大家到评论区留言评论。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