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学校都给高三的孩子做了课程安排,张翰在此基础上还会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我文内提到的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的坚持做学习计划,都可以在自己出问题的科目或者环节通过思考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距离高考不足两月,大抵上同学们状态分为两类,冲刺类和随遇而安类

  这里并不是冲刺类里面就都是学霸,也不是随遇而安的都是学渣,只是每个同学的状态和面对的情况不同而已。

  这里既然说到学霸和学渣,我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下为什么都是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造就了不同的学习成绩的同学呢。

  拉开这种差距的不是在学校的时间,而是在家里的时间,如果每天可以抽出5分钟读英语单词,三年下来一共学习单词的额外时间是5475分钟,等于91个小时,共计记忆了1095个英文单词。

  要知道这只是每天 多出来5分钟的效果,其实古人早就说过"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坚持,积累的重要。

  正是因为这种坚持和积累,造成了日后难以追及的距离。这种距离造就了学霸和学渣的不同标签。

  今年又是特殊的一年,需要有自制力学习的时间特别的多,那么这段时间能够抓住的同学现在一定是幸运的和从容的,相反的同学可能就需要加大力度了。

  这里我整理了一些在假期还在学习的案例,给大家做个分享

  其实在家里学习不比学校,学习氛围不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是要求非常高的。

  如果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并执行,我相信结果一定不同。下面的内容可以说明一切。

  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5)班:张翰(化名)

  网课的节奏不好适应,在家复习的节奏也同样不好适应,在双重困难情况下张翰6点起床,雷打不动,晚11点-12点休息。

  其实学校都给高三的孩子做了课程安排,张翰在此基础上还会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他的数学成绩忽高忽低,在数学上就会多安排时间。

  张翰的每日学习计划表

  同时每天他会在纸上做好第二天的计划。同时老师上课的课件都会打印出来,打印后将自己需要的内容整理好进行重点记忆。

  在整个寒假期间,写空了的笔芯已经攒了一个大盒子,估计有100根了,他表示,这样才能保持比较稳定状态,实现自己目标。

  鞍山市一中高三(3)班:王文轩(化名)

  王文轩是班长,成绩稳定在年级前10。"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他的座右铭

  王文轩3月20日的学习计划表。

  王文轩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是给自己制作一天的详细学习计划。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动作,从初中开始坚持了6年。

  王文轩把理科分为两类,数学、物理归为计算类,生物、化学归为记忆类。

  计算类的科目必须将习题学通弄懂,记忆类的科目我一般会注重总结整理,通过导图系统掌握。

  同时每一次学习的时候他都会将草稿纸放在边上,这样就可以把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做课后整理。通过这样整理强化,一遍一遍写,知识巩固的自然好,这种草稿纸写了几百页在这个寒假。

  同学和家长很关注像这种学霸是不是有特别的学习方法,其实学习方法基本都是那几个,最重要的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这点说起来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王文轩会在犯困的时候一直写笔记,这样强迫自己动脑子,动起来就会抵抗困意。同时这样做以后,即使上课没听进去,课后看笔记还是能够知道老师讲了什么。

  对于所有同学来说,手机都是大诱惑,这里王文轩的办法是利用软件控制自己,锁定手机强制学习。

  以上分享的两个学霸案例,并不是要告诉大家必须跟他们一样,而是提醒大家要坚持做一些事情。

  比如我文内提到的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的坚持做学习计划,都可以在自己出问题的科目或者环节通过思考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能够坚持一天的叫心血来潮,坚持一周的小有所成,坚持一个月的可以叫积少成多,坚持一年两年三年许多年的我们叫鸿沟。

  学霸不是一天连成的,但只要能够从今天开始坚持好习惯,坚持学习,你距离学霸不远,下个主角是你。

  希望正在读本文的小伙伴能够坚持下去,还有最后的48天,迎接各位的一定是美好的明天。

  我是岛岛,先关注一波

  图片来自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