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昌忠指导建立“广西凌云县农富茶叶专业合作社”,走“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链发展路子,建立了茶叶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万元,同时解除了村民的“卖茶难”后顾之忧,调动了村民生产的积极性,找准了一条产业脱贫,产业致富的好路子。何昌忠注重挖掘和培育村里勤劳致富的贫困户和致富能人,并引导和鼓励他们主动融入村里的脱贫攻坚事业,形成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一起干”——“传帮带”的扶贫模式。

人民网凌云5月19日电 2017年12月,何昌忠被组织派往百色市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伟达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时间里,他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热心打动民心,用真心换得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的使命和担当,在他的带领下,伟达村于2019年甩掉自治区深度贫困村的“帽子”。他的付出和实绩赢得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获得凌云县“五最”干部等荣誉称号。

抓扶志重扶智。伟达村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2户71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5户389人,区位边远,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不少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

何昌忠决定从精神扶贫入手,把扶贫的着力点放在扶志和扶智上。他经常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会议,大力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号召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扶贫主力军作用。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何昌忠注重挖掘和培育村里勤劳致富的贫困户和致富能人,并引导和鼓励他们主动融入村里的脱贫攻坚事业,形成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一起干”——“传帮带”的扶贫模式。同时,通过脱贫攻坚三方见面会等活动,采取典型先进现身说法等形式引导村民树立自主脱贫的思想观念。依托每年组织开展的一个篮球场动起来、一个广播响起来、一个舞台跳起来等精准扶贫“八个一”系列活动,采取送文化下乡、举办文体赛事、百家宴叙家常、表彰“五最”新型农民等方式,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风气。2019年,伟达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72%,顺利摘掉了束缚在伟达村头上的贫困帽子。

抓党建强支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何昌忠认为,脱贫攻坚、乡村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领头羊”的带动作用,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迫在眉睫。

他多次与村两委干部谈心谈话,利用“三会一课”等活动强化党性教育,引导村干部照章理事、依法履职。针对村委成员年龄结构老化、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何昌忠因势利导,把村里口碑好、修养高的青年人补充到村两委班子。在他驻村半年多时间里,伟达村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敢担当、干实事,成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强基础抓产业。何昌忠根据伟达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公共设施比较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积极协调申报落实项目,改善民生,着力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时间里,村里新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村各屯通屯道路及屯内巷道全部实现硬化,安装了80盏太阳能路灯,修建了5处集中供水工程,修建了9条44.3公里产业路等等,进一步夯实群众脱贫奔康的基础。

强化产业发展后劲。何昌忠指导建立“广西凌云县农富茶叶专业合作社”,走“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链发展路子,建立了茶叶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万元,同时解除了村民的“卖茶难”后顾之忧,调动了村民生产的积极性,找准了一条产业脱贫,产业致富的好路子。

基础好了、设施全了,村民脱贫奔康的干劲更足,如今,伟达村富民产业遍地开花。数据显示,该村八角面积1125亩、杉木面积1432亩、茶叶面1500亩、油茶面积500亩,几乎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目标。何昌忠表示,下一步将引进龙头企业,开发林下种植业,进一步做活伟达村“山水”文章,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牙宏威、韦亚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