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武帝派大都督源子恭镇守阳胡,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又任命贾显智为济州刺史,带领豫州刺史斛斯元寿赶往东部的济州以防备高欢。高欢的心腹、原济州刺史蔡俊不愿把刺史之位让给贾显智,孝武帝更加恼怒。
孝武帝再次采纳洛阳文武官员的建议答复高欢,并且派舍人温子升替自己撰写诏书送给高欢,说:
“朕当初没有动用半点武力,就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天子,说起来生我的是父母,而使我尊贵起来的是高王您。现在如果朕无缘无故背叛您,打算和您互相进攻讨伐,那么也让灾难降临到我和我的子孙身上,跟您的誓言中说的一样。
近来由于担心宇文泰犯上作乱,以及贺拔岳会去响应他,所以采取了戒严措施,想和您相互声援。如今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叛逆的迹象。东南方不驯服已经持续很久了,眼下天下的人口已经减少了一半,所以不宜再动用武力战乱不止。
朕实在是昏庸愚昧的人,所以不知道奸臣是谁。不久前高乾之死,难道仅仅是朕的意思吗!您突然对高昂说他的兄长死得很冤枉,人的眼睛与耳朵怎么这么容易被欺骗!听说库狄干曾经对您说:‘本来想找个懦弱无能的人做君主就好,却无缘无故立了一个年长的国君,弄得无法驾御。现在只需出兵十五日,自然就可以废掉他,从其他的人中另立一位。’像这样的言论,自然是出自您身边的亲近勋贵,难道是出自我身边的奸臣口中?去年封隆之叛变,今年孙腾逃去,您不惩处他们,也不把他们押送到洛阳,有谁对您不感到奇怪。您要是对君主做事尽心尽力,为什么不斩了他们的头颅送过来!
您虽然在奏折中声称要往西去攻打宇文泰,而实际上却四路进发,有的想往南渡河到洛阳,有的想要到达江东地区。说这些话的人自己也应该感到奇怪,那么听的人怎么能够不怀疑?您如果安然地居住在北方,朝廷虽然有百万大军,也不会有算计您的心思;您要是举起旗帜指向南方,朕纵然没有一匹马一只车轮,也还要赤手空拳斗争到死。
假使朕最终还是被您杀掉的话,那就是受尽侮辱、粉身碎骨也没有一点遗恨!朕本来希望君臣能够成为一体,犹如符信一般契合,没想到今天会疏远分离到这个地步!”
高欢丝毫不为孝武帝的诏书所动,一面继续进兵,一面再次递送奏折,竭力述说宇文泰、斛斯椿的罪恶。
中军将军王思政对孝武帝说:“高欢的心思昭然若揭,谁都知道,洛阳不是英雄用武之地。宇文泰的心是向着皇室的,现在将朝廷迁到他那儿去,将来再光复旧的都城,还怕不成功吗!”
孝武帝觉得他的话很正确,便派遣散骑侍郎柳庆到高平去会见宇文泰,一同讨论时事,宇文泰请求能迎接孝武帝的前来。
柳庆完成使命后回到京城报告了情况,孝武帝又悄悄地对柳庆说:“我想到荆州去,你看怎么样?”
柳庆回答说:“关中的地形占据优势,宇文泰的才能胆略可以依靠。荆州所处不是要害之地,南面又接近强敌梁国,依臣愚见,没有可以去的理由。”
孝武帝又征求都督宇文显和的意见,宇文显和也劝孝武帝去西边。这时,孝武帝到各州、郡广泛征召兵马,东郡太守裴侠率领他的部属到达洛阳,王思政问他:“如今大权在握的官员都自作主张,皇室日趋卑微,应该怎么办?”
裴侠回答说:“宇文泰被三军所推崇,占据着以二抵百的地方。这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自己手持着戈矛,哪肯将把柄授予别人?所以,虽然想去投靠他,但是恐怕是避开了滚汤又走进了火坑。”
王思政又问道:“那怎么做才好呢?”
裴侠说道:“算计高欢则有近忧,到西部去则有远虑,比较之下,还是暂且去关西地区,然后再慢慢想一个合适的方案吧。”王思政认为裴侠言之有理,于是把他推荐给孝武帝,孝武帝授予他左中郎将的职位。
当初,高欢因为洛阳久经兵火战乱,想要把国都迁到邺城,孝武帝说:“孝武帝定都河、洛地区,开创了我们魏国流传万代的基业,高王您既然是国家的功臣,就应该遵照太和年间订立的旧制办事。”高欢这才放弃了这一念头。
到了这时,高欢又以迁都为名,派遣三千名骑兵镇守建兴,增加河东以及济州的兵马,同时掌握了各州摊派购买的粮食,把它们全部运进邺城。
孝武帝又颁下诏书给高欢说:“高王您要是想平服人心,杜绝众人的非议,就赶快撤回河东的兵马,停止在建兴的军事行动,送走相州囤积的粮食,再追回济州的军队,让蔡俊同意由别人取代他的职务,让邸珍离开徐州,放下干戈,解散兵马,让每个人回去从事他们的家业。如果需要粮食,另外派人输送,做了这些事之后,说您坏话的人就会张口结舌,不再产生怀疑,高王您从此可以在太原高枕无忧,朕在洛阳垂衣拱手不必担心了。您要是挥师南下,想篡夺皇位,朕虽然在干戈军旅方面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为国家、宗庙考虑,就是想罢休也不可能!决定权就在您那里,而不是在朕。”
孝武帝宣布任祥兼任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任祥却弃官逃走,渡过黄河,占据了郡城等待高欢前来,孝武帝就颁下诏书规定文武百官中凡是来自北方的可以随意离开或者留下,另外发了一份诏书数说了高欢的罪恶,并征召贺拔胜赶赴京城。
贺拔胜就此事询问卢柔,卢柔回答说:“高欢倒行逆施,您率领大军赶赴都城,与他决一胜负,不论生死都坚持,这是上策;您在北面以鲁阳为屏障,在南面吞并从前的楚地,在东面连接兖、豫地区,在西面与关中之主结好,带着百万人马相机而动,这是中策;以三荆的土地作为资本,投靠梁国,功业名誉都会失去,这是下策。”贺拔胜听了,笑而不答。
孝武帝让宇文泰兼任尚书仆射,出任关西大行台,还答应将冯翊长公主许配给他做妻子,他任命宇文泰的账内都督杨荐为直将军,说:“你回去告诉你们行台,让他派骑兵来迎接我。”
宇文泰任命骆超为大都督,率领一千名轻骑兵前往洛阳,又派遣杨荐与长史宇文侧一起到关外迎接孝武帝。
高欢让他的弟弟高琛负责镇守晋阳,命令长史崔暹辅佐他。高欢自己带领部队向南方进发,并告诉他的部属们说:“当初尔朱氏自作主张不服从命令,所以我伸张正义拥戴皇上,真诚之心贯通幽明,谁知因此而横遭斛斯椿的谗言陷害。我一片忠心,却被他们视为叛逆。现在我们向南方进军,不过是要杀掉斛斯椿而已。”
高欢任命高敖曹为先锋官,宇文泰也在各州、郡发布声讨文书,列举高欢的罪恶,并且亲自带领大军前往高平,将先头部队驻扎在弘农,贺拔胜的军队驻扎在汝水,两人都观望待变。
七月初九,孝武帝亲自带领十万兵马屯驻在河桥地区,以斛斯椿为先锋,陈兵在邙山的北面。斛斯椿请求率领两千精锐骑兵渡过黄河,乘敌军疲劳困乏处于不利状态之时发动突然袭击。
孝武帝开始同意了他的计划,但黄门侍郎杨宽劝告孝武帝说:“高欢以臣子的身份讨伐君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现在把兵马借给别人,怕会发生其他的变故。斛斯椿渡河之后,万一有功的话,恐怕会除了高欢,又生出一个高欢来。”
孝武帝于是颁下诏书,命令斛斯椿停止行动。斛斯椿叹息道:“现在皇上相信他身边的人离间陷害,不采用我的计谋,岂不是天意呀!”
宇文泰听了这个消息后,对身边的部下说:“高欢几天之中行军八九百里路,这是兵家所忌,应当乘着这个机会袭击他。而皇上以万乘之尊不能渡河去与高欢决一死战,只沿着渡口一味防守。而黄河长有万里,防御起来很困难,如果有一个地方让高欢的军队渡河,那就大事去矣。”
他立即任命大都督赵贵为别道行台,从蒲反渡河,向并州进军,又派大都督李贤率领一千精骑兵赶往洛阳。
相关文章